百位中外汉学家、汉字学者齐聚国际汉字大会 汉字之美抒写文化自信
传说中的造字之神仓颉四目舒展,卜骨上的甲骨文清晰可辨,青铜钟鼎上的金文诉说岁月有迹……在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可以一路辨读中国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脉络。
近日,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在安阳召开,中外上百位汉学家、汉字学者齐聚中国文字博物馆,通过学术交流、社会考察等活动,领略汉字之美,助力汉字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汉字,关于时间的记忆
汉字,这个在生活中如空气一般无处不在的事物,却是“历史的活化石”。人们通过一个个静态的汉字不断破译着千年的历史密码,步入动态的历史文化圈。人们能从数千年前造字者的逻辑里发现当下生活的相似面貌,并就此形成中华文明的自我延续性。
“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上,汉字作为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文字符号系统,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广泛影响力,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安徽大学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说,自殷商甲骨文以来,汉字系统沿革有序,经历了持续的演进发展,从未停歇其内在的运动和变更。
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发展过程,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小篆解决了当时各地文字间出现大量异体字的情况,“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而汉代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随后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迅速出现,不仅满足了公文和日常需要,还形成了浓郁东方特色的书法艺术。
文字的统一有力促进了民族间文化传播,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国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开始,汉字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着文明的进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文字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敏说。
“我们平时从不在意的汉字里,竟然蕴藏着如此博大精深的学问,在它的一笔一画间,一个偏旁部首、一个形状中,都能追本溯源,找到它的根本意思。”一名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游客说。
以字为媒,传播中国文化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密码。
“随着对中华文化认识度的日益加深,我对中华文字的起源产生了浓厚兴趣。”圭亚那驻华大使贝尼·卡伦在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上说。
近年来,“汉学热”在海内外不断升温。和其他众多国家一样,圭亚那目前也建立了一所孔子学院,并开始教授中文课程。
“日本的汉字博物馆开馆1年来,参观者达14万人次。”日本京都大学教授阿辻哲次退休后到汉字博物馆工作,他说,现在博物馆的参观者并非专门研究汉字的专家,而是汉字爱好者。
“中日韩三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在数千年的汉字文化历史长河中,通过汉字沟通交流,互学互鉴,构筑了深厚的东亚文化底蕴。”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韩梅说,首部中日韩公用汉字词典已完成词条确认和释义整合,这将不断促进汉字的发展,加深三国相互理解。
其实,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在历史上曾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汉字文化圈。“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也在积极地把汉字介绍给世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说。
近年来,全面展示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历程的《汉字》国际展,在世界各地进行展演,受到巡展国家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热烈反响。汉字正逐渐成为巡展国家人民开启中华文化宝库大门的钥匙,成为促进中外民间友好交流的使者。
横竖撇捺,尽抒文化自信
柔美的柳体,不羁的狂草,端正的楷书……汉字是笔尖下流淌的乡土,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即血脉。
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走红,作为我们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印记的汉字,魅力不断彰显。
“字如其人”“见字如面”,中国文化中的方块字,不仅是语言沟通工具,还能塑造心性。“汉字有艺术欣赏的魅力,也有精神载体的价值。”俄罗斯汉学家裴慈基说,西方也有书法,但西方很少人会把书法当做修心养性的事儿,这一点就是中国汉字特有的内涵。
“‘中国功夫\’不一定要在武术、在太极拳里找,掌握了书法的要领也能掌握功夫的奥妙。”裴慈基说。
此外,汉字印刷字体作为传播信息的工具,其视觉的审美品质也在不断提高。王敏说,5年前我们只有大约400款字体,寥寥几家字体公司。如今,汉字已经有3412款字体。原本鲜见与字体相关的活动,这几年也逐渐成为常态,关注者甚多。
汉字的古今同脉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根基。“汉字对中华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它客观记录了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文化,还在于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古典文字,超越了文字记录语言的一般属性,成为独具特色的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系统。”黄德宽说。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初入大学,在学校图书馆闲逛时发现了书架一隅的《一生》。颇具中世纪欧洲油画风格的封面没有过多的装饰与噱头,只印着“莫泊桑”三个宋体白字就足以显示它的分量。没有多想,我将它从书架中抽出来,刷卡...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