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警惕借“文物认养”发“私财”

泰安日报 2017-08-08 16:20 大字

□安静/文 张辉/图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近日施行,鼓励有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采用认保、认养、认租、认购等方式,参与历史建筑的原址保护。(《光明网》)

文物是历史的绝唱、民族的乡愁。对于文物大省来说,保有量大、保护率低,低级别文物的命运与捉襟见肘的文保工作,成了横亘在眼前的现实难题。这倒逼地方部门创新管理思维、探究精准路径。而“文物认养”就是一种以众筹思维解决公共管理资源掣肘、能效不足问题的创新尝试。“认养文物”模式增加了养护资金的来源,有助于筹得更多养护资金,减轻政府压力,让更多文物得到更好的养护。毕竟,多一个认养人,就会多一份保护的力量。

当然,“认养文物”需要警惕两种情况:一是认而不养,徒有形式。二是“认”来发财,暗度陈仓。为此,文物管理部门有必要制定“认养文物”细则,明确认养人可以使用、经营文物的方式和边界,明确禁止使用、经营的情形,明确违规使用责任。同时,还应对认养文物行为加强指导和监管,杜绝过度开发、利用文物甚至损坏文物的行为。

新闻推荐

泰康:十年一剑 成就保险医养产业领跑者著名经济学家曹远征来肥参加泰康人寿安徽分公司高端财富论坛

著名经济学家曹远征来肥参加泰康人寿安徽分公司高端财富论坛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