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网络招聘从未因虚假信息被判罚

济南日报 2017-08-08 16:17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2017年,求职者李文星通过BOSS 直聘找工作,疑遭遇“李鬼”公司,2017年7月14日,李文星的尸体在天津市静海区G104国道旁水坑里发现。8月6日,求职者李文星被诱骗进入静海传销组织的经过查明,5名涉案人员被刑拘。

据统计,2017年我国应届毕业生将近800万人,对于这些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形形色色的网络招聘平台成了他们向社会“推销”自己的重要途径。为此,记者将目光对准“虚假招聘”,从我国几家最大的线上招聘平台出发,分析其涉及的刑事案件特点及危害。

招聘网站最容易引发的是民事诉讼记者统计了百度搜索指数前10位的招聘网站以及BOSS直聘网,总共11家线上招聘平台。搜索范围是中国裁判文书网上2008-2017年所有相关的一审判决书。搜索结果显示,这些平台涉及近700个案例,其中261起刑事案件,民事纠纷435起。记者发现,招聘网站最容易引发的是民事诉讼,这些民事诉讼主要以应聘者与签约公司的劳务纠纷为主。

这11个招聘平台中,涉及刑事案件较多的是58同城和赶集网,其中58同城是唯一刑事案件数量高于民事案件数量的。凡是涉及刑事案件的招聘平台,最常见犯罪手段就是诈骗。诈骗类文书均占整个平台涉及判决的一半以上。58同城涉及刑事案件最多,有191起,其中涉及98起诈骗。

谎称大型企业招聘,索取数千元面试押金在一起案件中,被告人在58同城网等招聘网站上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谎称美的公司、顶新国际集团、洁丽雅公司等大型企业招聘员工需要面试,将被害人骗至因面试而租的出租屋内,并向被害人各收取人民币2000元至3000元不等作为面试押金,而后又虚构用人单位要求高、工作辛苦、可能派至偏远地区工作等各种理由,说服各被害人放弃应聘,从而骗取被害人所缴纳的全部或部分面试押金。

另一起发生于2013年的案件中,被害人李某在赶集网上投了一份寻找兼职的简历,当天便有一个QQ号码为459055443的网友与其聊天。对方给李某发了一个兼职的流程,兼职内容是让其到网上购买联通电话卡,刷信誉度,完成一笔信誉给李某12元至20元不等的佣金。李某同意后,对方发来一个网店的链接,做完三单生意后,李某已经先行垫付了700元的货款,当要求对方返还货款时,对方表示要继续将兼职完成才能将前面的钱一起打到账户上。李某一直与对方交涉,直到其QQ被对方删除,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另一起山西晋城市审理的案件中,被告人谎称自己可以安排人进入富士康工作,在58同城招聘平台上发布虚假的富士康招工信息,前后骗取11人,总计11500元的“进厂费”。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这些诈骗案件绝大多数涉及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招聘主体往往是根本不具有公司资质的个人,他们打着正规公司的旗号在对方入职前设立一个个收费名目,如面试押金、风险定金、培训费、入职费等等。不少求职者要么被招聘方以各种理由劝离或婉拒,要么直到上班才发现自己被骗。

虚假招聘信息往往将求职者引向刑事案件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用关键词搜索涉及“虚假招聘”的一审判决书有169份,其中142份涉及刑事案件。2014年,浙江法院审理了一起求职应聘被抢劫的案件。被害人看到了廖某在58同城招聘平台上发布的招聘女模特公告前来面试。廖某将被害人卢某带至事先准备好的房间,用早已备好的绳子、手铐等物将卢某捆绑并固定在房间内,后又用小刀威胁卢某,逼迫其讲出随身携带的银行卡密码,同时拿走卢某随身携带的小米手机(价值173元)及现金200元,次日凌晨0时38分许,被告人廖某将卢某卡中的人民币600元取走,最后让被害人离开现场。最终,廖某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4年。

此外,虚假招聘信息往往将求职者引向刑事案件,2012年10月份,被告人葛某某、罗某某等人在赶集网以虚假招聘挖掘机司机为名,先后将被害人曾某某、唐某某等人骗至平顶山市大营村一组租赁房,葛某某、罗某某等人采取搜身、殴打、体罚、看管等手段对被害人进行拘禁,强迫曾某交纳产品费,参加传销组织。

同样被虚假信息坑害的还有张某。2013年2月9日,张某在“赶集网”上看到“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招聘广告,通过电话联系,对方让他到驻马店市面试。2月14日19时许,他被王某等人带到一民房内限制人身自由后,才知道被骗到驻马店是从事传销。期间对方采取反锁房门等方式限制他自由,并向他传授传销知识。

除此之外,还有以KTV员工或洗浴中心技师为名组织招聘卖淫的,以跑运输为名让招聘对象利用伪基站群发广告获利的。连运输毒品都要打一个“外地出差,待遇优厚”的招聘广告。

专家支招找工作要避免哪些“雷区”数据显示,2016年互联网招聘的市场规模达54.9亿元,预计这一数字在2018年将攀升至85.9亿元。毕业生找工作离不开网络平台,有时因不能慧眼“扫雷”,导致经常被骗。

那么,毕业生找工作到底该如何“扫雷”?首先,一开口就要收费的单位大多都是骗局,正规的用人单位不会一开口就以各种理由要求应聘者交费。其次,也会有单位借壳发布招聘信息,这就需要应聘者注意识别收到邀请的邮箱号、电话号码等。一般企业招聘都会用企业邮箱或者企业电话联系求职者,因此如果显示的是个人联系方式就需要着重注意。应聘者要在收到邀请后主动在网上查询企业联系方式,进一步核实招聘信息以及相应的招聘人员信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直接前往对应公司进行确认。

国内某知名企业资深HR王女士表示,遇到职位要求低,薪酬却特别高的信息时要谨慎对待。“超出行业平均薪酬的高薪招聘,大部分是欺骗职位或是传销。”王女士说,正规企业招聘一定会有规定流程,不面试就上岗的单位一定要拉进“黑名单”,不要向对方缴纳押金、报名费等,避免由于一时疏忽而掉入某些陷阱。

律师说法如被骗招聘平台不承担主要责任记者发现,不少网络招聘平台,对于企业信息的审查缺乏严格的规范,甚至直接没有审查步骤。这些漏洞也成为了传销、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温床,那么,这些平台的行为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他们又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目前,对于网络招聘平台的审查流程,国家的法律并没有相关的明确规定。如果是因为网络招聘平台的形式审查不够严格,导致传销、诈骗等违法行为发生,主要的责任则是在于诈骗方,而网络招聘平台并不用承担主要责任。但是,如果网络招聘平台,在对传销组织违法犯罪的行为知情的情况下,还帮助其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就属于合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民事责任,就应该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是刑事责任,就有可能涉嫌犯罪。

网络招聘平台应该严格审查,并确认企业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目前,全国的企业信用信息都已经在网上公开。求职者可以先在网上了解情况、核实清楚,再做判断。(综合)

新闻推荐

亟待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

六安市政协胡齐双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充分利用农业大省的优势,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科技创新,提升质量品牌,引导产业集聚,农产品加工业...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