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用农业科技丰富百姓菜篮子——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技服务部高级农艺师刘祥英

铜陵日报 2017-07-17 09:29 大字

■本报记者刘洋

在农业系统工作将近30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技服务部高级农艺师刘祥英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不过在刘祥英看来,相比荣誉,更重要的事情是把百姓的菜篮子丰富起来。“我们做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最终还是要把科技成果转化到实践中去,让农民认可农业科技,让科技结出更丰硕的果实。”刘祥英说。

在农业系统工作以来,刘祥英先后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20多个,研究推广新技术10多项,参与编写制定两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在《中国蔬菜》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8篇,参与开展的“高蛋白高产耐逆大豆皖豆28、皖豆24选育与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另有6个项目先后获得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两次被市委市政府记二等功,获评首届“铜都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还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省园艺学会首届园艺科技奖……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需要相对较长的周期,平均一个新品种从引入到推广需要经过三年的时间。近年来,围绕把科技成果转化到百姓的“菜篮子”中去,刘祥英一直在不断努力。观赏性与食用性兼顾的羽衣甘蓝、营养素含量极其丰富的木耳菜等都是刘祥英参与推广的重要品种。时下广受欢迎的玉米品种———“超甜水果玉米”同样是刘祥英引进试验推广的,如今菜市场、超市里面都能够寻觅到金黄色“甜玉米”的踪影。

要让一个品种真正从试验走向餐桌,从“高大上”走入寻常百姓家,农业技术人员需要引入、推广,同样也需要加强对农户的指导和培训。作为市科技特派员、市“1155”创新创业专业技术人才团队、市农业专家服务团队的一员,刘祥英多年来不仅坚守农业科研一线,也坚守在为农服务一线。连续多年,刘祥英每年下乡指导次数平均超过200次,每年培训农户超过3000人。刘祥英说,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地,农业技术人员的成长也离不开农村这块土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够在实践中去发现、改进、成长。

在刘祥英看来,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过硬的技术和责任心。如今她仍然坚守在农业科技工作的第一线,在大豆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忙碌着,她说,她会立足自身岗位,让更多的新品种、优良品种在铜陵市落地生根,让百姓的菜篮子更加健康丰富。

新闻推荐

安徽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新华社合肥7月15日电(记者/姜刚)记者15日从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通过金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挂牌,安徽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13日入市,标志着该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由“试...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