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双肾移植十年 破案百余起 “换肾神探”身带“药罐”追毒贩

南宁晚报 2017-05-21 07:15 大字
钟俊在公安局技术室查验物证钟俊展示他随身携带的药盒

双肾移植十年,他依然奔波在刑侦第一线,破案百余起,被人称为“换肾神探”。十年间,他每天要吃抗排斥药物,被同事戏称“药罐子”,但加班却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他是湖北省浠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教导员钟俊,近日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生命长短不能把握质量能

从浩如烟海的视频监控等数据中寻找线索,从浠水辗转黄石、鄂州、武汉等地来回30多趟持续追踪,钟俊终于找到突破口,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

那是2017年春节临近之际,浠水多地发生入室盗窃案。45岁的钟俊追踪相关线索20多天,并连续蹲守3天,成功将犯罪嫌疑人吴某擒获。

将嫌犯带回,已是晚上11点多。战友们提醒钟俊,该吃药了!他笑着说:“是的,饭可以不吃,药不能不吃。”

出生于1972年的钟俊,1993年7月起成为浠水县公安局的一名技侦刑警。2002年5月,由于连续值班,他三天内晕倒两次。在同事们的催促下,他到医院检查,一查竟查出了肾衰竭。

开始几年,数百次的透析维持着生命。即便如此,他也不愿放弃自己钟爱的刑侦工作。每次透析后,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坚持上班,遇到突发案件,他主动请战到一线。

20多年的“老搭档”、浠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张烽还记得,2005年3月,刚刚做完透析不久,听闻发生一起独居老人死亡案件,钟俊不顾同事劝阻赶到现场,连续工作5个多小时,仔细翻遍现场的每个角落,发现重要线索,锁定犯罪嫌疑人。

2006年,钟俊完成了双肾移植手术。在家休息仅半年时间,他就揣着药物又回到工作岗位上。他说:“生命的长短我不能把握,但生命的质量是我能把握的。”

以带病之躯侦破大要案

在刑侦大队,技术侦察工作是“苦、累、脏、忙”的代名词。刚参加工作时,单位征询意见,钟俊欣然接受,“只要是与破案有关的工作,都行”。

基层刑侦技术人才紧缺。钟俊拜师学艺,假期加班,钻研书籍,很快就成为技术骨干。提指纹、辨足印、找物证……他每年参与现场侦查300多次,为许多重特大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技术支撑。

生病以后,钟俊换肾不换岗,对技侦工作精益求精。

从公安网到互联网,从通讯轨迹到上网轨迹,从视频追踪分析到个人行为分析……他引进和运用SIS超级情报系统,并与全国10多个省市70多个县市建立刑侦信息联系机制。

凭借着熟练的信息应用技术,钟俊以带病之躯成为侦破大要案的一把“尖刀”。

2011年10月,通过信息化侦查系统,钟俊追查到一名在逃20余年的杀人嫌犯隐匿在内蒙古,他请求亲往抓捕。

那时候,他每天要吃16颗排斥药物,局领导、同事及家人无不胆战心惊,到内蒙古抓捕嫌疑人少说要半个月,能吃得消吗?钟俊却说,自己掌握嫌疑人的信息最多,是最合适的人选。

带着足足20天的药,他与战友一起直奔内蒙古。经过一周多的辗转行程,终于在内蒙古通辽市一个偏僻的小镇里抓获嫌犯。

2013年,钟俊参与侦办公安部督办的一起特大制贩毒品案。他又带着抗排药物,转战贵州、湖南、安徽等地,直接参与抓获其中两名骨干成员。

更有成就感的还是“小案子”

屡破大案,但说起自己印象深刻、最有成就感的案件,钟俊讲起的却都是“小案子”。

一位6旬老人的养女走失,线索有限,钟俊连续追踪几个月,找遍了城区所有路口和宾馆、网吧及商场,终于将孩子找到送回。

如今,老人已与钟俊结成了“亲戚”。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钟俊打电话。他成了老人的倾诉对象。

“人民警察为人民,不是一句空话。看起来是小案,但连着的是老百姓的心。”钟俊说。

十多年如一日带病工作,守护一方平安,钟俊的事迹在网络中传播,受到网友广泛“点赞”:“带着‘药罐\’坚守一线,令人感动!”“英雄民警,值得钦佩!”

“他是‘老黄牛\’式的警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辛勤与付出,守护着一方的安宁和谐。”浠水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田勇说。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安徽面向社会推介千余个PPP项目总投资8232亿元

新华社合肥5月19日电(记者张紫赟)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作为第十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百家知名民企项目合作(PPP)对接会暨泛长三角工商界人士座谈会日前在合肥举行。会上集中推...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