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我拥有相同的生命底色
我和郑爱梅并非闺蜜,好友、同事、同学也都不是,我是三十岗乡崔岗艺术家村的新村民,她是我们的乡长。我和郑爱梅的交集大多在崔岗艺术家村。
2012年10月,我在崔岗租了一个很破的农家院子,取名“柴院”,想以此为家,实现一个文艺女中年曾经有过的那一点庭院梦、花园梦。那时还没有“艺术家村”一说。
大约是2013年5月,有一天柴院里来了很多人,区乡领导、各种文艺范的老师,院子里正在认真盖卧室房子,一地砖瓦砂石,没处坐,大家就站在柿子树底下开起了会,好像那时的区乡领导们还没完全想好作为二级水源保护地的崔岗村到底该怎样既保护又开发,既生态又有活力,艺术家们的自动进入,给领导们提供一个全新的乡村改造思路。
就是在柴院的柿子树的绿阴底下,我第一次见到郑乡长,她建议我把柴院打造得像徽州的“猪栏酒吧”那样!我吓了一跳!崔岗村的民居是最简陋的江淮民居形式,墙基只有二尺深,我租的院子基本到“墙倒屋塌”境界了,精修细建,可不是我这个软囊羞涩的人能承担的,虽然郑乡长提出的打造要求太高了,但能感觉这个郑乡长的境界挺高,对崔岗村的期待很高,对崔岗村未来的模样有很文艺的想法!这正是崔岗村需要的领导啊!
再一次见到她,是因为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来访。大学同学是资深驴友,我们在不同的户外圈子玩,偶尔也会相互交流,那天他来柴院聊,说他们圈子有一个叫“曼陀罗”的女驴友在三十岗工作,我说那就叫来中午一起吃饭吧!结果郑乡长来了。我忽然明白,她要我把柴院打造成猪栏酒吧子不奇怪了——所有的文艺女青年心里都有一个流浪远行的梦,都有一个温馨家园的梦。
那段时间,我按照我的方式建造柴院,她按照她的方式推进崔岗艺术家村,她不停地带人参观崔岗,她熟练地讲解艺术家村的起源现在未来,我也会在各个季节各个场合遇见她,春天她跑在合肥最美的乡村公路马拉松上,夏天她站在大雨受涝的三十岗田地里,秋天她在滁河干渠正搬迁的村庄农民家里,冬天她在最美三十岗摄影大赛颁奖仪式上,我们偶尔也会一起吃饭喝点小酒,一起喝茶聊聊旅行,她笑声爽朗,她衣袂飘飘,她被称为“最文艺的女乡长”。然而,去年秋天崔岗艺术村最重要的年度活动“崔岗艺术节”,她没有出现,听说她病了,手术了。我在崔岗论坛的现场给她发短信,说去看她,她回复:“姐,不用来,我没事。”——我和郑乡长从来礼貌相称,不曾亲密,她突然一声“姐”,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有点感动……
我和郑爱梅的最后一次交集是:2016年12月13日我的个人微博“旌阳”和“三十岗最美乡村公路马拉松”同时获得安徽省旅游局2016年度表彰,她在我微信里留言:“太棒了!”
此后再无消息。
仔细回想,我和她好像没有什么过从甚密的事情可追忆,但又确实那么难忘,她的笑容那么灿烂,她笑声那么爽朗,她那么热爱崔岗!
我想,也许是我和她的生命拥有同一种底色,我和她对生活拥有同一种渴望,我们是同一种生物,我们注定会惺惺相惜。
旌阳(崔岗“柴院”主人,皖南旅游线路专家,摄影师)
新闻推荐
价格只有正品一半 谎称是“串货”“倒货”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