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家族微信群里的“除夕春晚”

大江晚报 2017-02-07 00:00 大字

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年味呢?

我的老家在安徽淮北,距离芜湖360公里,虽然这个数字显示的距离不算遥远,但因为隔着长江、淮河,却是一个北方一个南方,无论饮食还是风俗,都差别巨大。

记得,小时候,对于过年,总是满怀期待。对贴春联、挂年画、贴门神、挂灯笼、炸圆子、吃扁食、守岁磕头这些极具仪式感的习俗充满好奇,更对有新衣穿、能放开吃、拿压岁钱倍感满足。而除了这些常规事项外,还有几乎销声匿迹的撒白灰、母亲包的钱饺子,至今我都念念不忘。

何为撒白灰?即用一种特制的底部为圆形、上有手柄的工具,沾上石灰,然后整齐有序地拓在房前屋后院内的土地上。过年之所以要撒白灰,民间有很多种说法,一种是根据古老的传说,年是吃人的怪物,地上用石灰打白圆圈,说明年已经来过了;一种是防止妖魔鬼怪等不祥之物进家;一种是过年大扫除时,用石灰消毒。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跟辟邪有关。但随着高楼大厦的崛起,没了前庭后院,消毒方式也多种多样,这一仪式感十足的撒白灰几乎绝迹了。过年的吃食,品种繁多,而我的最爱始终是母亲包的扁食(也称饺子)。以前,过年包饺子的时候,母亲偶尔会往饺子里放数量不等的钱币,吃到钱饺子的人预示着他在新的一年里会发大财,一家老小你争我抢,其乐融融。或许母亲现在年纪大了,一边需要照顾生病的父亲,一边还要看护孙子孙女,再无暇往饺子里放入钱币,好在饺子依旧是“妈妈的味道”。

年味的改变何止这些。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年也越来越有科技味,比如今年的集福卡,我觉得就挺有意思,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吃方便面集卡片的趣事来,现在和那时一样,关键是“集的过程”,有种集齐才无遗憾的满足感,至于集齐后能带来什么,那都是后话,如果能中奖自然是锦上添花的事。我们家族有个微信群,名为“开心欢乐吉祥大家庭”,1月27日那天,我们在群里开了一场特别的“除夕晚会”:时间都去哪儿了。已经离去的我的祖父祖母恍若就在眼前、我的慈爱姑母也曾美腻无比惊艳时光、已经是俩孩子父亲的我的弟弟两岁时居然是个穿裙子的“小姑娘”、第一届家庭春晚惊动了整个村庄……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属于那时那地的故事,1985年的,1996年的,2011年的……叔父感叹:“老照片比春晚好看多了,满满的都是回忆,弥漫着浓浓的思念。”我的三岁小儿唯独对“妈妈的爷爷”兴趣十足,“我的爷爷1927年出生,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听长辈们说,我的爷爷可厉害了。他骑着马,身上挎着两把枪,威风八面;他没上过学,工作得识字,他就夜夜翻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他工作的时候,一心想着老百姓,因为说了实话被打成右派,后来平反,因曾任老烈山区区长和马桥公社党委书记,一直被当地人尊称为‘黄书记\’‘黄区长\’……”三岁小儿听得入神,满脸的崇拜。这,何尝不是一种思念、团圆与传承。

年味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它更是一种情怀,只要我们对家人的爱、对家的眷恋不曾改变,对幸福、团圆的祈愿一直存在,又何必在意它通过何种方式去表达、去演绎呢?记者 黄梅

新闻推荐

市财政局努力挖掘增收潜力

市财政局努力挖掘增收潜力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