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人民日报》昨刊文报道朱传国

江淮晨报 2016-12-07 00:00 大字

月6日,老朱离开的第二天。这两天,朱成龙在父亲的灵堂见到了很多陌生人,他们中有媒体人、有文人、有书友,让他既有些措手不及,又替父亲感到自豪和骄傲。“父亲走得风光,我和母亲也比较欣慰。”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辉这样回忆朱传国:“文化传承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多位文人、书友、媒体人前来悼念

作为唯一的儿子,朱成龙可能只知道父亲生前喜欢读书,喜欢淘旧书,有那么几个知己好友。可是父亲走了以后,他才真正明白父亲为何如此坚持以及坚持的意义。

这两天,来悼念父亲的人很多,有一些是朱成龙从未见过的。他们有媒体人、书友、文人,来自各行各业,却都与朱传国惺惺相惜。“父亲生前有这么多的好朋友,这么受人尊重,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朱成龙和母亲都很欣慰,“父亲走得风光,没有遗憾了。”

得知朱老板去世的消息,合肥媒体人张东栋又翻开那本《最后的旧书店》,上面还有朱传国写给他的话。“今日,学生拙作出版,还望批评指正!”“朱老板的字很好看,他的书我也早已拜读,希望他能够一路走好。”

“最后一次见他,是在月日,那天刚刚下过雪,阳光格外明媚。当天老朱拖着病体来到合肥市图书馆,将自己收藏了多年没舍得出手的合肥老地图及一本民国手抄书一并捐给了图书馆收藏。月5日,老朱走了,而他的朋友还在。送别老朱,也感恩他和他的旧书店,为合肥这座城市带来的那份温暖与书香。”老朱生前的一位书友这样回忆。

省作协主席 他用旧书将文化根植在人的心中

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辉和朱传国相识较早,得知老朱病逝的消息,许辉感到非常遗憾,“合肥少了一位文化传承人。”

许辉回忆,他以前闲暇时,经常会去朱传国的旧书店里淘书,“老朱很有意思,他会让我用作品跟他交换,然后视若珍宝,我从他那里也得到了很多稀有的书籍。”在许辉的眼里,老朱始终坚持淘旧书,哪怕在病重时期,他也会坚持。“他的书店真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行为,他坚守的是一份文化精神。一座城市必须将物质与精神并存,而老朱所做的即是精神层面,他用旧书将文化根植在人的心中。”

老朱生病以后,许辉还是会去他的店,“我将作品捐赠给他,给他精神上的支持,希望对他形成一种鼓励。”

《人民日报》记者 文人坚守旧时书香的情怀

昨天上午,一篇名为《“开书店是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在网上热传,这篇写老朱最后的文章刊登在当天《人民日报》文化版,所有熟知朱传国的书友均在朋友圈不遗余力地转载,希望能送老朱最后一程。

昨天下午,江淮晨报记者联系到了这篇文章的作者孙振。

孙振向记者讲述他与增知旧书店的偶遇,被朱传国的温暖情怀感染。“一周前在老朱的病榻前见面,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但能感觉到他干脆、利落、有想法,有‘书生的侠肝义胆\’,更有文人坚守旧时书香的情怀。”

月7日7时分,朱传国遗体告别仪式将在合肥殡仪馆一号厅举行,我们也将去殡仪馆送老朱最后一程。

晨报星级记者张梦怡

新闻推荐

他虽然走了,但那座文化地标还在!

合肥增知旧书店老板朱传国昨因病辞世生前最后一本书《永远的旧书店》即将出版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