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行动 构建统筹联动新格局 《亳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解读系列报道之二
【 】
从区域差距到城乡差距,再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同步,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
《亳州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坚持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统筹兼顾不同区域、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增强发展整体性。
努
力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
《行动计划》提出,努力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围绕“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强化规划引领,推进“多规合一”,注重产城融合,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功能布局和产业布局,强化城市设计和特色塑造,提升城市空间合理性、平面协调性、功能完善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
提升建设水平,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治理交通拥堵,有序实施城市有机更新,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承载能力。提升治理水平,实施城市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数字化城管平台功能,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促进人口集聚,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开展好“亳州老乡,请您回家”和“助力青年学子创业梦”活动,实施稳定房价战略,畅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道,健全推进机制,强化激励措施,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深化征迁还原制度改革,取消城区拆迁安置和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完善“房票”制度,实现货币化安置全覆盖。
亳州市将实施城市规划提升工程: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统一制定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生态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抓好片区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提升城市空间合理性、平面协调性、功能完善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
亳州市将实施城市建设提升工程:推进道路交通建设,持续实施“路畅”工程,建成由北外环、东外环、亳芜大道、古井大道构成的绕城快速通道,消除中心城区“断头路”,建成建安路和汤王大道涡河隧道;建成高铁枢纽站和以高铁站客运枢纽为核心的公共交通网络系统;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推进开放式改造,开放内部空间,完善慢行系统,提升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推进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功能提升,构建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区公共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有序开展主干道“白加黑”、背街小巷、沿街立面、城市出入口、市政架空线路“上改下”、农贸市场、旱厕等改造提升。
亳州市将实施城市管理提升工程:实施城市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开展店外经营、夜市摊点、交通秩序、渣土管理、私搭乱建、农贸市场、旧货市场、洗车店(点)、物业管理等专项整治行动,还城市以整洁,给市民以方便。开展示范街(路)创建活动,每年选择2-3条街(路),持续推进,全面改造升级。组织开展城市管理地方立法,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城市管理法治化水平。
促
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坚持协调发展,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
《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加大市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快速通道、标准厂房、美丽乡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园区建设;支持金融机构网点向县区下沉,发展面向“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业务,加大对县区发展的信贷投入。加强市级统筹,制定全市产业布局规划,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考评体系,支持三县一区依托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加强错位竞争,实现特色发展,形成布局优化、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板块,奋力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争先进位。到年底,县域经济总量突破亿元,力争有一个县区进入全省十强县。坚持把县城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点,加快县城提质扩容,推进“改镇设办”,增强集聚能力,建成承载人口、吸纳就业、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承接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完善县域城镇布局,引导人口加快集聚和资源要素合理配置。
同时,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要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全面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确保亳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力争到年实现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全覆盖。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完成村庄布点规划编制,满足农民建房需求,坚决杜绝私搭乱建。科学编制美丽乡村规划,确保符合实际、顺应民意、彰显特色,传承村落文化,留住乡愁记忆。推动产村融合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成村美民富的良好局面。加快农村路网、水网、电网、气网、广电网、互联网“六网”改造提升,加快农村污水管网和小型生态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进一步健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提升长效管护水平,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力加强名镇名村建设,深度挖掘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着力培育休闲养生、农事体验、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增强发展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文明软实力,决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行动计划》提出,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乱扔垃圾,损坏公共设施,机动车乱变道、乱鸣笛、乱停放、逆行、不避让路人,行人乱穿马路,公共场所吸烟,高空抛物或车窗抛物,文物古迹上涂刻等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到年实现城市文明社区全覆盖、%以上村镇达到县级及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
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大力宣传“最美现象”,积极传承亳州精神、弘扬孝道文化、倡导良好风气。“十三五”时期,每月评选“亳州好人”5名,力争每年入选“安徽好人”及提名奖不少于名、入选“中国好人”不少于6名,确保亳州市“中国好人”“安徽好人”人数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完成亳州好人馆建设。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完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到年实现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城市人口的%,其中常态化参加活动志愿者不少于%。深化“书香亳州”建设,持续开展国学经典“六进”活动,加强道德讲堂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育良好社会道德生态。到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本报记者 杨文刚)
新闻推荐
秋风微凉,天色苍苍。亳州自古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且不说它有三朝古都之称,单就物产而言就已扬名中外。不久前,全国各界的青年朋友余人一起参加了由安徽古井集团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古井贡·青年...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