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 聂 涛
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名单,黄山市成为安徽省以市进入名单的两市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三十多年来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进行旅游发展的战略再定位。
一、深刻理解全域旅游的内涵
目前,旅游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贡献都超过了10%,已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0亿人次,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面临大众旅游时代,景点旅游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及未来发展需要,许多地方的旅游结构表明:景点景区旅游人数逐年下降,非景点景区旅游人数逐年上升。在新的格局下,如果我们不顺势转变思路、创新观念,还是停留在景点景区的阶段,就适应不了新时代的要求。
那什么是全域旅游?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其《全域旅游大有可为》的讲话中对全域旅游是这样界定的: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二、黄山市全域旅游发展思考
黄山市作为经过多年发展并具有良好形象的传统旅游目的地,其自身的条件已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众多的现实基础。2000年至2015年间,黄山市的游客量逐年递增,接待游客总量由2000年的500万到2009年的2000万,只用9年时间;从2009年的2000万到2012年3000万,仅用了3年,增长速度快,增长量巨大;2015年游客量达到46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00个亿,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76%左右。2016年进入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黄山市当下更要加快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
一是坚持规划先导引领。旅游发展要始终坚持把全域规划摆在首要位置,始终以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引导全域旅游建设。按照“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突出规划龙头地位,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在城乡发展、基础设施配套、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系统规划,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不断完善引领全域旅游发展的总体设计。
二是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把“旅游+”作为全市发展的主线之一,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重点通过“旅游+农业”壮大乡村旅游,“旅游+文化”发掘文化旅游,“旅游+工业”开发旅游商品,“旅游+体育”发展体育旅游,“旅游+休闲度假”丰富新兴业态。
三是坚持点、线、面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应注重点线面统筹发展,点上重点抓全市A级景区提升、特色小镇建设、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线上着力打通点与点之间连接线,将交通干道建成景观带;在点线结合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全景黄山”“全业黄山”,实现了全域之内处处是风景。
四坚持全民共建共享。全域旅游既要让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更需要广大游客、居民共同参与,既要考虑让游客游的顺心、放心、开心,也要让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就必然使全域旅游建设和加快推进行政服务、医疗、教育、公共交通、垃圾处理、互联网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全域旅游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等工作紧密结合,全域旅游建设成为重大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6日下午,市委书记任泽锋赴黄山经济开发区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园调研。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周天伟参加调研。任泽锋一行首先来到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在昌仁医养综合体项目现场...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