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给非遗类小微文企“输血”

江淮时报 2016-09-23 00:00 大字

本报讯 针对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非遗类文化企业普遍呈现规模小、发展慢、生存能力脆弱,亟需政府加大资金、政策支持的呼声,省文化厅日前表示,今后将积极与财政、发改等单位协商,将非遗保护的理念引入政府对文化企业扶持政策之中,让更多的非遗类小微文化企业得到资助扶持。

记者从省文化厅了解到,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都在扶持非遗类文化企业发展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目前文化部已与国税总局多次会商,并深入多省调研,拟制定系列对非遗生产性保护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安徽省2014年出台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在其中对保护非遗项目知识产权及扶持政策等作了规定。

国家和省财政还均设立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对非遗项目保护单位 (含非遗类文化企业)开展保护传承活动进行扶持。如:黄山市政府设立总规模7500万元的黄山徽文化基金。从2010年起,该市在黄山经济开发区建设徽文化产业园,引导以发展徽州四雕、文房四宝等为代表的非遗类徽文化产业企业入驻园区、集群发展,制定优惠政策邀请传统技艺类项目相关企业和传承人进驻。

省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小微企业金融扶持政策,如积极组建总规模800-1000亿元安徽产业发展基金,为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早期融资。

省文化厅表示,今后将加大文化产业、非遗保护以及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相关专项资金争取力度,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对非遗类小微文化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品种、技艺研究、保护传承等方面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同时,积极推荐非遗类小微文化企业利用非遗保护展演展示、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等国内外展示展览平台,扩大宣传,提升行业影响力和美誉度,促进产品交易,增强企业自身造血能力。

新闻推荐

大数据:***走向“云端”

□本报记者周晓东李鑫吴永生摄在日前召开的省政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题协商会上,省扶贫办指出,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成败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大数据的应...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