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闻香寻“梅” 繁花胜景竞芳菲

安庆晚报 2016-09-29 00:00 大字

[摘要]黄梅戏展演周开幕式侧记

 

 

记者

 

李渊

皖河入江处,宜城展风流。

9月28日,细雨中的菱湖波光微澜,皱起的湖面犹如徐徐拉起的大幕,等待再现一个新周期的黄梅艺术精品。

菱湖边,黄梅戏艺术中心群英荟萃,星光熠熠。

来自全市不同地区的稀有剧种表演者“穿越历史而来”,充分展示安庆作为戏曲之乡的独特魅力;

“小梅花”、小演员们挨个登场,黄梅薪火在稚嫩童声中相传;

10名梅花奖得主荣归黄梅故里,吐露芬芳,同叙天下黄梅情。

800名观众坐在这里,共襄盛举,迎接2016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的盛大开幕。

这一刻,历史与现代相拥

安庆,是一座千年古城,不仅孕育了享誉海内外的黄梅戏,也孕育了众多地方稀有剧种。

“看君子,看君子儒雅斯文,在书房潜心攻读煞费精神……”岳西高腔《夜试》选段作为开幕式文艺演出第一篇章“黄梅之源”的第一个节目登台。浑厚的唱腔,经典的唱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演员们一开嗓,立即吸引了全场观众。这一刻,历史与现代相拥。身着戏服的演员们用浑厚的声音与坐在艺术中心里的观众“对话”。整个艺术中心只听得见歌声、曲声,市民们屏住呼吸,沉浸在稀有剧种带来的别致韵味里。

“头一次听到这些稀有剧种,之前都没见识过。这次有这个机会,感觉很难得。我个人很喜欢岳西高腔,古风古韵很浓,特别耐听。这么好的剧种,一定要传承下去。”观众陶丽云听得如痴如醉。

黄梅戏的摇篮、源头在哪里?惊艳全场的稀有剧种表演给出了答案——“在安庆。”

因此,在安庆市持续打造黄梅戏“一唱两走”品牌、推动黄梅戏“强起来”的同时,也从历史出发,寻根溯源护好黄梅戏“母体”,传承发展稀有剧种“活化石”,充分展示安庆作为“戏曲之乡”的独特魅力。

这一刻,传承与发展相拥

当黄梅戏经典选段经由稚嫩的童声演绎,会有什么化学反应?《三盗令》、《对花》、《断桥》……都是黄梅戏艺术的瑰宝,被传唱数十载。随着一代代黄梅人的传承发展,这些选段现如今已成黄梅经典作品。

在开幕式文艺演出的第二篇章“薪火相传”中,几十名年龄仅十几岁的孩童,登上了舞台,“蔡庆”、“许仙”、“白素贞”、“学艺幼童”等角色被这些小演员们先后演绎。往年往戏,结缘经典,黄梅薪火流淌进新的血液里,变得更加热烈、更加致远,博得现场阵阵掌声。

“我在开幕式表演的是《对花》,为了这个节目我排练了两个多月。这次参加表演的有很多特别有名的黄梅戏大师,我希望能跟大师学习,得到他们的指点,也希望观众们能喜欢我的表演。”四照园小学五年级学生赵宇欣一脸兴奋。

这一刻,名家与经典相拥

作为本届黄梅戏展演周的开幕式,此场文艺演出可谓阵容强大。10名“梅花奖”得主,循着黄梅芬芳荣归黄梅故里,首次集体表演。

黄新德、吴亚玲、赵媛媛、李文、蒋建国、张辉、王琴、孙娟、何云、韩再芬一一登台,《送郎归》、《又见孔雀东南飞》、《海誓山盟》……经典的唱段次第响起,将整场开幕式文艺演出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把黄梅戏梅花奖演员请回家\’是今年黄梅戏展演周的一大特色,今年是第一次集中请来了这么多‘梅花奖\’得主。他们登台献艺,演唱黄梅戏经典唱段,不仅让观众充分领略名家风采,而且也更能让黄梅戏的影响力扩大。”2016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兆舜告诉记者。

“能参加今年展演周开幕式,我由衷地高兴。在演出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安庆人民对黄梅戏的热情。我不仅是来表演的,更是来交流、学习的。希望在所有热爱黄梅戏人的努力下,能够推动黄梅戏更好地发展。”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院长蒋建国说。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随着2016年安庆黄梅戏展演周的顺利开幕,黄梅故里又将再度飘香。

新闻推荐

科学防控H型高血压

本报讯(叶潇)10月8日上午,由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生物医学研究所共同开展的“科学防控H型高血压,有效预防中风发生”公益科普活动在科技广场拉开序幕。记者了解到,H型高血压作为高...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