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汶川映秀行

大江晚报 2017-05-17 00:00 大字

震中石

震中石,它卧在一个圆圆的下沉式砖墙里,成为一处静默无语的景点。它4米多高,3米多宽,体重达100多吨。在那个地动山摇,飞砂走石,月黑风高的时刻,它脱离了高山的羁绊,裹挟着倾盆大雨,飞速地坠落。于是,灾难成了一场恶梦,千万鲜活生命阴阳两隔。

震中石静若处子,它立于高天厚土,无语胜千言。面前是滔滔岷江水,身后是重建的美好家园,顽石不是代表不可抗拒,它成为止步于坚强的中流砥柱;一尊永立于世人面前精诚团结的丰碑。

长安居

长安居,一个藏羌特色的民居家园。屋檐下彩绘图饰在和煦的阳光下歌唱;灰白外墙亲吻着山花翠岭;酒旗轻拂着稚童的笑脸,这里的一切都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吉祥的名字升华着一个民族的家国情怀。

于是,映秀,一个吸纳了苦难和智慧的川北小镇,便永远成为人们牢记的地名。这里一幢幢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美籍华人贝聿铭、法国保罗·安德鲁等世界著名建筑学家留下了他们的心血之作……形似鸟巢的映秀大酒店迎来了八方宾客;国际抗震减灾交流中心吸引了外国朋友探求的目光,还有医院、学校、商场、文化场馆……它们为起飞的映秀加油助航。

长安居,昔日地震中废墟,今日浴火重生的世外桃源。

漩口中学遗址

校园内依然树木葱茏,花草如茵,可叹,寂静中再也听不到书声朗朗。杂草丛中一幢幢坍塌的教学楼、宿舍歪歪斜斜,呲牙咧嘴,门窗移位,钢筋裸露,墙皮脱落,处处是满目疮痍,目之所及令人心碎。累累伤痕拖住了游人凝重步履;堆堆祭祀灰烬迷离了游人的双眼。

汉白玉时钟雕塑永远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那是一个大地发疯,触目惊心的时刻。就在此刻,有一位英雄迸发出石破天惊的强音:“都不要慌,听我指挥!”英雄无悔一腔血,留下教坛万载情!学生们从危机四伏的阶梯教室转移到安全地带。突如其来的一声巨响,一个28岁的生命戛然而止。

这是一次死生契阔的瞬间,这是一场高于泰山的生命疏导,42名思无邪的青春年华获救了。家乡鱼子溪、岷江河每一朵浪花都在呼唤着英雄的名字。殊不知,英雄三岁的爱子也倒在幼儿园的废墟中。

方杰老师,你是教师中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中国的骄傲。恰如你的名字,一方热土养育的英雄豪杰。

我不住地回眸教学主楼上猎猎起舞的五星红旗。那一丝一缕中无不融入了方杰老师生命的长度,深度和亮度。

漩口中学——一幅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

红艳艳的三角梅

悬索桥横卧在岷江河上,它是映秀古镇上一架拨动的琴弦。这琴弦与桥下奔腾的河水同奏着一曲民族大团结的胜利乐章。

桥上伫立着一位持竿垂钓的老人,他姿态安详,显得十分气定神闲。我走近老人身旁,他偏头以微笑作答。“老先生,有收获吗?”我寒暄着。“打发时光,儿女开一家饭店,顺带弄点鱼鲜。”“您老就住在镇里?”老人点头。随手指向桥头的一端,我看见在那不远处有一栋三层小楼,楼前果然是酒旗飘飘。最醒目处是楼的露台上种了一些花花草草,姹紫嫣红,其中最醒目的有三角梅藤蔓摇曳,舞动在春风里。三角梅激情似火,她荡涤了昨日的悲伤,舞出了藏羌人家的梦中希望。

□ 李先明

新闻推荐

汶川举行“5·12” 汶川特大地震九周年祭奠活动

5月12日,各界群众参加祭奠活动。当日是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也是汶川地震9周年纪念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在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举行祭奠活动,深切悼念汶川地震遇难同胞和抗震救灾中英...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汶川映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