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县全程直管***第一书记
■刘源
今年以来,松潘县探索向建档立卡贫困村下派“第一书记”的选拔管理办法,由县委组织部采用定向、定岗、定责、定酬“四定”方式全过程监管“第一书记”,由“第一书记”领导村党支部扶班子、强队伍、谋发展、聚人心、建机制、促和谐,取得了一定成效。
该县定方向,精心选拔,强质量,促使干部成长。召开由组织、扶贫、财政、政法、纪检、农业、乡镇、村寨等单位参加的“病情”分析会,找出贫困村“病因病灶”,按照“班子弱”、“队伍散”、“区位偏”、“治安乱”、“底子薄”、“技术差”、“文化低”等不同原因列出清单,逐一建立《松潘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信息台帐》,以做到因村施策,对症下药。按照各贫困村提出人才需求“清单”,县委组织部统筹安排人员、常委会最终确定人选的流程,综合适配贫困村需求和“第一书记”能力结构,定向精准派驻,实现***“第一书记”全覆盖。通过自愿报名、组织推荐、双向选择的方式,松潘县精心挑选了55名党员干部,到贫困村党组织担任2年“第一书记”。55名“第一书记”均来自县级以上机关单位,其中,来自县级机关48名,州级部门3人,省级部门4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9人,普遍熟悉党务工作,有乡镇基层工作经验或农村生活经历,有理论功底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有吃苦耐劳精神。强化培训,采取“集中式”、“点菜式”、“入户式”、“推广式”、“帮带式”、“定向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县委先后举办“第一书记”培训9次,进一步提升了引领致富能力。
定岗位,明确目标,严要求,细化下派任务。树立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地给贫困村下派“第一书记”,让“第一书记”知难而进,与老百姓的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更加密切的干群、党群关系。通过“第一书记”主动融入群众、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主动协调各方关系、主动化解矛盾纠纷、主动领导农村发展,完成“吃透社情民意、建强基层班子、抓好农村党建、找准产业项目、制定发展规划、抓实民生工程、建立管用制度、建设和谐农村、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十大共性目标任务。对党务、村务管理混乱、矛盾问题较多的软弱涣散党组织,要在1年任期内全部完成转化,经济发展滞后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要在2年内脱贫摘帽。55名贫困村“第一书记”充当全县贫困户复核清退工作的排头兵,通过“比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比家庭财产,看消费水平;比家庭劳力,看劳动能力;比居住条件,看生活环境;比致贫原因,看贫困程度”五比五看方式,全面摸清全县贫困人员基本情况,精准确定2000户7378人的扶贫对象。确定党员***示范工程55个,为推动脱贫攻坚打下良好基础。
定责任,强化考核,直管理,动态掌握进度。明确工作职责。***“第一书记”由县委组织部直接管理,与每位“第一书记”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第一书记”抓发展、摘穷帽,推动***的抓总责任;抓班子、育队伍,建强基层组织的指导责任;抓服务、办实事,为民排忧解难的协调责任;抓特色、强保障,发展集体经济的推动责任;抓管理、促和谐,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管理责任。实行动态管理。每月初,县委组织部制定印发“***工作任务清单”,明确本月工作任务,乡镇党委建立分解台帐,明细每天、每月、每季的工作内容、进度、成效等情况,督促“第一书记”自觉遵守调查研究、工作日志、工作月报、勤政廉政等制度,每月在村工作20天以上,并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第一书记”定期在乡镇党委会汇报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党委领导点评、驻村干部互评、村组干部评议的方式,查找问题,形成纪要,督促整改落实。县委组织部通过采取定向抽查、电话督查、随机抽查以及征求乡镇主要领导意见等方式,随时掌握驻村“第一书记”到岗、出勤及履职情况,强化管理考评。
定酬劳,落实待遇,重保障,解决后顾之忧。“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后,党组织关系转到乡镇和村党支部,享受乡镇干部临时性岗位补贴,县财政按全年241天、每天60元补贴工作经费,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每村发放工作经费5000元,解决“第一书记”任职期间从原单位到派驻村往返交通费用和途中住宿费用。为55名“第一书记”办理了任职期间人身意外伤害险。保障了重点村“第一书记”有钱办事,不在任职村报销任何费用,不给所在村组织增添任何麻烦。对于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县委优先提拔使用。同时,县委还要求联乡包村单位全力支持“第一书记”工作,对“第一书记”给予人、财、物的全方位支持。通有效地调动了“第一书记”的积极性,增添了“第一书记”在基层建功立业的信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谷运花)春季是各种动物疫病的高发期,为有效预防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松潘县动物疫病“春防”工作已于日前全面展开,重点对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等重...
松潘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松潘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