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变成了聚宝盆——黑水县渣拉村发展立体农业纪实
■史雨
“这一季我们种的是圆根萝卜,目前全部已出苗,按照去年的市场价格计算,今年元根收入都要超过4000元,这块地接下来还要收获莴笋、大白菜和红富士苹果,又将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近日,当笔者来到黑水县芦花镇查拉村时,正在地里劳作的村民阿吾基告诉笔者。
查拉村现有村民88户,全村耕地面积414亩,是一个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村。随着该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立体农业”,大大改善了该村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
提高土地效益
农民致富的“稳压器”
在村支部书记罗尔基的带领下,笔者走进了成片刚冒出嫩芽的蔬菜种植基地里,村民阿让看着自家土地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感慨道,“现在农业就是好啊,上面是水果下面是蔬菜,不同的季节种不同的蔬菜,村“两委”还为我们解决了销路问题。以前肚子都管不饱的土地如今成了‘聚宝盆\’!”
查拉村,交通便捷土地肥沃,然而村民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土地的利用仅限于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该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生态健康无公害蔬菜为突破口,以资源、特色、效益为优势,培育以发展优质特色红富士苹果与林下种植两季蔬菜相结合的有机“立体农业”,走出了一条适合查拉村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道路。
“前几年,我家这几亩地主要种植玉米,种得好收入刚刚够一家人糊口。自从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后,林上水果林下蔬菜,相当于就是一笔接着一笔的收入啊。”阿吾基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去年种植的莴笋亩产在6000斤左右,收入达3000多元,大白菜亩产则更高,每亩收入不会低于2000元,同时去年红富士苹果首次挂果销售,亩产竟然能达到350公斤,平均售价8元一公斤,万元增收的目标在我们查拉村变为现实。”阳光明媚的午后,指着自家的“聚宝盆”,阿吾基显得很是幸福。
创新发展模式
农民致富的“加速器”
“我村共规范化种植红富士苹果129亩,蔬菜每季250亩,现有花椒600株,早实核桃150株,2013年经济收入203万元,人均纯收入6447元。”村委会主任兰木尔甲告诉笔者。为解决群众销售蔬菜的问题,村上专门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对种植和后期管理进行指导外,并与内地或汶川、茂县、理县等地蔬菜商贩进行联系,适时进行销售,或者由合作社统一收取后销往成都等地市场。
据了解,该村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大力推进养殖业的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帮扶和查拉村村民集体筹资下,牦牛养殖基地和生猪养殖基地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落户查拉,现已有牦牛67头、生猪120头,并于去年成立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使村民们走上致富路。
查拉村只是该县调整产业结构的受益村之一。该县按照“今年打基础,明年扩规模,后年上台阶”的发展思路,以“生态蔬菜、藏香猪、早实核桃、凤尾鸡、道地药材、阿坝蜂”六大产业为抓手,调结构、跑订单,为实现全县农牧民增收、农业增效夯实了基础。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立体农业”,黑水广大农牧民从中尝到了甜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袁颖春)为加快高半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黑水县政协在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为群众增收致富牵线搭桥。通过牵线搭桥,在去年示范种植140亩白术中药材取得成功的基础...
黑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黑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