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谱写黑水“小江南”的新篇章

阿坝日报 2014-05-29 14:57 大字

■施芝川

连片的果林随风起伏,摇曳着绿色的希冀;错落有致的古朴民宅,承载着人们安居乐业的梦想;一栋栋藏家新寨整齐划一,彰显惬意的乡村生活,田间地角人头攒动,工地上大型机械轰鸣,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这就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黑水县色尔古乡。

色尔古乡素有黑水“小江南”之美誉,距县城芦花60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辖4村一社区,757户农户,3038人,境内气候宜人,开发潜力巨大,多年来老百姓守着“聚宝盆”却过着“紧日子”,为了让这个“聚宝盆”真正地聚宝,近两年,在省委的倾情帮扶下,该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两村搬迁  绘就幸福梦

“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高山上,行路、娃儿上学、看病、饮水、增收这些都是我们的老大难问题。但是如今,搬迁到河坝来了,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这一切都要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日前笔者来到色尔古地渔村,村民木基说起了整村搬迁的事情,脸上写满了感激。

据了解,色尔古乡整村搬迁的还不止是地渔村。地处海拔2800米的五里村也在河坝的集体土地上平整好了地基,目前老百姓已抓阄选定自家的宅基地,并且已经开始动工。

“我抓到的是20号地基,位置还不错。”五里村村民三基头说。

地渔、五里两个村相继搬迁,都是该县实施“造福工程”、走基层、访民意、办实事、惠民生的结果。如今这两个村正在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集中安置”的原则,紧锣密鼓地实施搬迁。

“说实在的,能够从高山上搬下来真的是群众迫切的愿望,谁愿意买一包盐、买一瓶酱油都从山上到山下来回跑20多公里,何况我们搬迁政府还出钱出力帮助我们。”搬迁的喜悦之情让五里村支部书记杨保难以言表。

项目建设  驶上快车道

为努力扩大城镇规模和水平,推进城镇化跨越式发展,黑水县全力争取和引进项目,把重点工作放在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上。省委驻点领导也经常亲自过问,多次走访,一批批项目纷纷落地、开建和建成,在项目抓手的牵引下,色尔古步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目前,早实核桃基地、凤尾土鸡养殖基地、獭兔养殖示范户基地陆续建成,防洪治理工程建设项目,色尔古藏寨规划项目、立体生态观光农业、色尔古幼儿园建设项目等11个省帮扶联系项目陆续开工。

“色尔古莲花岛防洪治理工程,能够保护农田800余亩,项目总投资1111.7万元,整治河段770m,完成河道清淤2.6万立方米,新建衡重式堤防928.98m,计划7月20日前竣工。”阿坝州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对口帮扶项目负责人告诉笔者。

如今,在该乡300亩的观光休闲农业生产基地也正在建设。据介绍,项目建成后可产特色水果330余吨、各类蔬菜500余吨、实现年收入320余万元、色尔古村农业基地产业人均年收入6000余元,同时,可推进旅游发展,促进农旅互动,增加旅游收入60余万元。

特色产业  托起致富梦

近年来,黑水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让一项项特色产业落地生根,色尔古乡就非常具有代表性,该乡从产业结构调整的“空壳村”蜕变成了集养殖、特色水果种植等随处可见、特色产业发展闻名周边的魅力乡镇。

今年以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该乡干部职工纷纷走出办公室、针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深入田间地头和老百姓同种地,共谋产业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寻求致富门路。

“去年的甜樱桃卖了好价钱,今年老百姓的种植积极性高涨,扩大了种植规模,为老百姓免费发放了9350株甜樱桃。”该乡干部杨斌说。

王长明是该乡獭兔养殖示范户,如今他的獭兔养殖基地已建成投运,115只种兔年出栏优质獭崽可达3000只,一年下来收入近20万元。在他看来这一切都要感谢政府对他的扶助。

生态蔬菜、特色水果、规模养殖的产业格局正在该乡形成,在这片充满勃勃生机的沃土,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无处不让你感受到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崭新的面貌。

新闻推荐

黑水全力备战汛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本报讯(史雨)日前,主汛期以至,为切实加强汛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及出行安全,预防和减少灾害天气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黑水县未雨绸缪,多措并举,进一步确保汛期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黑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黑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