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情诗赏读(之十五)
蔡元藻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这首词抒写的是词人的离情别绪,是词人的望乡,思归,怀人。上阕写景,用极其精炼的笔墨,描绘出一幅冷落凄清的秋景图。前两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写出了词人正面对一幅暮秋季节傍晚时候的江天雨景。这场疾骤的风雨洒下来,把秋天进行了一番洗涤,于是这个秋天就更澄净空明了,更清新了,更凉爽了,也更萧疏了。句中的“对”字,是个领字,用以领起这两句词。“潇潇”,是形容风雨兼作且很急骤的样子。“暮雨”,指日暮傍晩时候下的雨。“洒江天”的“洒”字用得妙,它使整句词显得格外生动形象。接下来的三句“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句中的“渐”字,也是一个领字,领起它后面的三句词。这三句进一步写出了清秋景象:在这场秋风秋雨之后,渐渐地就感到了霜凄风紧,感到了秋风中那深深的寒意。放眼望去,关山江河一派冷落,早没了春夏间那蓬勃的生机。天边那如血的残阳,哀婉地映照着词人登临的高楼,透示出旅人内心的凄凉。这几句看似平易,却很富表现力,苏轼对柳词向来印象不佳,但对这几句却例外地表示赞赏,认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畤《侯鲭录》)。接下来的两句“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是写旅人的感受。他感到这番秋雨之后,到处花木萎谢,景象凋残,一派肃杀之气,似乎天下万物都渐渐地进入了休止状态。句中的“是处”,即到处。“红衰”,指花谢。“翠减”,指花草的枝叶枯萎。“苒苒”,形容渐进的样子。“物华”,即景物的光华。这两句概括地写出了眼前秋景的荒寂、凄凉和肃杀。面对此情此景,旅人的感触如何?这里没有明说,而是留给下面这两句来回答。“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这个回答既形象生动又含蓄隽永,一直广为读者赞赏。意思是说,在这清秋季节草木凋零,万物萧疏,一切都在改变,只有这浩浩荡荡的长江水,默默不语,奔腾东流,始终守着它的初衷。这两句虽是写景,但景中含情,从中可以窥见到作者感伤身世和孤寂悲凉的内心世界。
下阕集中将他长期飘泊异乡的离情别绪作了形象而深沉的表达。开头三句“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这是用一种委婉曲折的笔法,在写他思念故乡,渇望回到故乡的心情。“不忍”二字的言外之意,是说他的思乡之情,己深切到难以承受的地步。句中的“渺邈”,是辽阔遥远的意思。“归思难收”的“收”字,这里是控制、约束的意思。接下来的两句“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意思是慨叹这些年来的行踪旅迹,扪心自问,为何要在长期的羁旅行役之中苦苦逗留!句中的“叹”,是词人自叹,自我慨叹。“何事苦淹留”一问,也是词人自问。“淹留”,意即长期逗留。这两句的自叹自问,表明词人对自己的人生轨迹在作深刻反省。反省的结果,自己也说不清何事苦淹留。于是就转写想象中家人对自已的思念:“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他想象着自己的爱妻,站在妆楼上,凭阑引颈,凝眸眺望。颙望之中,又多次把别人的航船,误认为是自己心上人的归舟。这里透露出佳人盼他收拢放心,早早归来的殷切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夫妻恩爱,情深意浓的信息。句中的“佳人”,这里是指爱妻。“妆楼”,即妻子梳妆的楼,也就是妻子的闺房所在的楼。“颙望”,指带着仰慕的心情眺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是借用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中“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的语句而成的。但柳词借此,却塑造了爱妻的生动形象。最后三句“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这是说,她怎么知道,我在此处凭倚栏杆,心中正郁结着无限的哀愁。前句“争知我”,意即怎么知道我。末句“正恁凝愁”,意即正这般郁结哀愁。在这里,词人将夫妻间两地的相思,用种种设想和交相映照的手法,将自己深沉婉曲的情思,自然而又巧妙地表达了出来。全篇结构严密,首尾照应,情景相生,浑然天成,不愧为柳词中的名篇。
在这首词中,头一句的头一个字“对”,是一个领字,它的作用就是领起这两句词。接下去三句中头一句的头一个字“渐”,以及下阕笫四句的“叹”字,也是一个领字,领起它后面的词句。在宋词中,除了一个字的领字外,还有两个字的领字,如“那堪”“还又”“莫是”等。此外,还有三个字的领字,如“更能消”“最无端”“又却是”等等。有领字的词句,被称为领句。宋人多称这类领字为虚字,比较抽象,没多少实在意义。这种常用于词句之首起领起作用的“领字”或“领句”,在宋词中是比较常见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女儿收到离家出走的父亲李某发来的轻生短信后赶紧报警求助,宣城市公安局澄江派出所很快确定李某在离家几公里的山里...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