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搬家”后,市民说看着有点陌生

新安晚报 2020-09-21 09:09 大字

本报讯宣城两座古桥异地重建后成了地上桥,虽然还是用原有的构件重建,但有市民认为,异地重建后的古桥看起来有点陌生。

2019年1月,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桃源桥、别士桥古桥迁移重建施工总承包项目工程发包公告》,确定两座古桥将被异地重建,引发关注,本报曾经进行报道。

一年多过去了,别士桥和桃源桥异地重建进展如何?9月16日,在宣城市区澄江北路与双塔路交叉口附近,一处还在建设的仿古建筑群旁的小广场上,记者看到了迁移至此的别士桥。原本位于地下的古桥,现在成了一处地上桥。由于没有引桥,参观者不能走上桥面。有市民表示,这样的别士桥看起来像个“石墩”。虽然迁移至此的别士桥下没有河,但桥下建了一个小水池,桥头建有石碑。异地重建的桃源桥与别士桥隔着一栋正在建设的仿古楼,桥下也建有水池,桥头有石碑。不同的是,桃源桥两头都有引桥,参观者可以通过台阶走上桥面。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9月16日从投资移建别士桥和桃源桥工程的宣城市北门棚户区改造办公室了解到,两座古桥都是用原有的桥体和构件迁移重建,在原址时两座桥体都已经没有引桥部分,后来经与文物部门商议,桃源桥新增了引桥部分,别士桥还是保持了原貌。

一些市民反映,异地重建后的古桥没有了原来的味道。研究宣城古文化的奚本金老人则告诉记者,迁移后的古桥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的”,另外奚本金还建议,虽然古桥已经迁移,但相关部门还应该在原址立碑,让人们记住古桥原来的“家”。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曹庆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宣州区三举措做好退捕渔民社保工作

为积极做好退捕渔民社会保障工作,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作用,近期,宣州区采取三举措,推动退捕渔民应保尽保工作。摸清参保底数。根...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