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路长制”织密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安全网

桂林晚报 2020-11-19 10:16 大字

本报讯(记者曾龙晖通讯员唐悦蒋晓元)近年来,灌阳县创新推出道路交通“路长制”,打造出农村交通管理创新升级版。近三年来,辖区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22.5%、32.8%。

自2017年以来,灌阳县公安局在全区率先推出“一村一协警一屯一警助”的农村警务改革模式,同时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与重视,借鉴“河长制”的做法,在全县辖区道路推行交通管理“路长制”。把“两站两员”的交通管理职责纳入“路长制”,按照“一路一长、分级负责、分段管理、包线包片”的原则,构建县、乡、村、屯四级路长体系,将道路交通管理责任层层压实到派出所驻村民警、村协警和屯警务助理身上。目前全县共有45名驻村民警、147名村协警、856名屯警助发挥着“路长制”作用,延伸了辖区道路交通管理触角,补齐了乡村道路交通管控短板,有效解决了乡村道路管理警力不足的问题。

广大村警屯助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依托“微信警务室”、“钉钉工作群”等网上工作平台,在田间地头、山间小道、桥梁涵洞边广泛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洪水(雪灾)期间应急管控、交通法规宣传、交通秩序维护等工作,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警,参与现场管控、秩序维护、事故救援和善后调解等工作。

结合农村交通规律特点,依托农村交通安全劝导服务站,严把出村口、出镇口、农村道路等重要关口,严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2020年1-10月份,村警屯助当场调解轻微交通事故206起,排查交通安全隐患733次,摆放交通警示牌2596块。农村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同比下降30%。

灌阳县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完善“路长”工作机制和业务培训,带动其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提高业务能力。真正实现路有人管,事有人做,确保交通安全隐患能够及时排查,交通安全知识得到有效宣传,简易轻微的交通事故能第一时间处理,从而使各类交通安全隐患苗头得到有效预防和遏制,织密农村交通安全防护网。

新闻推荐

关于2020年度拟命名自治区级生态县名单的公示

为公开、公平地开展自治区级生态县评选工作,现对2020年度自治区级生态县拟命名名单进行公示。一、公示时间2020年10月24日...

灌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灌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