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平凡人,要做不平凡好事” 九旬冯春余近日亮出自己的“生死观”
冯春余退休后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着自己的事:铲除“牛皮癣”、捐献遗体、成立爱心社。30多年过去了,看似个人的行为,却无形中影响了别人,影响了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聚拢到已至耄耋的他的周围,与他并肩前行……
2019年3月21日,农历春分,安徽省暨合肥市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举行,92岁的冯老与会。
去年因疫情原因,他未参与;今年,他决定前往。
被人救命永难忘
1926年5月25日,冯春余出生在江苏常州的金坛。
“我8岁时,曾经不慎失足落入水塘的深水区,被路过的农民救起。农民把我放在牛背上,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把我抢救回来。”今年94岁冯春余仍记得这永生难忘的经历,“这也是我晚年立志捐献遗体的原因之一。”
1950年,他从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分配到天长市人民法院担任审判员,直至1989年退休。
义务铲癣勤奔忙
退休后的冯春余,对当时市内街道墙壁上的“牛皮癣”小广告深恶痛绝,这些小广告不仅有欺骗百姓的成分,还破坏市容市貌。于是,2000年4月,冯春余成为一名社会义工,投入到社会志愿服务工作中去。
“每天清晨和下午,我利用外出散步,带把铲子,沿路铲除‘牛皮癣’,电杆树间、天桥栏杆、街道店门,只要发现‘牛皮癣’的踪迹,便停下脚步将它清理干净。”冯老回忆着。
冯春余还将获得的4000元奖金悉数拿出作为铲癣基金,组织并成立了一支“社区义务铲癣志愿者服务队”。
“老年人应该发挥余热。”这是冯春余的初衷。
据他的统计,他每天花在铲“牛皮癣”的时间有3到4个小时,铲癣十余年,已铲癣约28万张,重达154斤,抓获制癣者8人。
他的举动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在合肥市首届道德模范评选中,冯春余获得了助人为乐模范称号,被誉为“治癣专家”。
遗体捐献雄心壮
20世纪90年代,冯春余经历了10次胃出血,住院7次。患病期间,冯春余接受了十余人次、不同性别的好心人的输血,这个经历让他坚定了报答他人的念头。“他们救了我的命,我捐献遗体乃报答人民。”冯春余写下这句话。
2000年3月24日,经合肥市公证处公证,冯春余百年之后将向安徽医科大学无偿捐献自己的遗体。这是当年合肥市立志捐献遗体第一例。
冯春余立言:我志愿在逝世后立即将遗体捐献给安医大供解剖、医研,及时割去眼角膜、有用器官、皮肤供医院移植抢救病残患者,骨骼用作人体标本。这一举动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2002年1月10日,冯春余在家属签字同意下,填写了捐献脑器官申请表。从此,冯春余成为遗体捐献义务宣传员。
宣传公益文明扬
除了爱护公共环境、宣传捐献遗体,冯春余也热心参与其他社会公益事业。
2004年,冯春余撰写《让座》一文,自费复印3500份分发在公交车内做宣传,他呼吁广大年轻人勿占“老、幼、病、残、孕专座”,相反,老年人也要以礼待人。“合肥市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每个市民的参与,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自己。”冯春余这样说。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情牵动着人心。冯春余关注到在此次灾情中的失学儿童,他前前后后共计捐款4300元以示爱心。
2010年,在合肥晚报“寻找身边的文明草根”评选活动中,冯春余作为最年长者成功当选。
“人人知荣辱,人人做好人,人人献爱心,人人讲文明……”冯春余写下这首《文明之歌》勉励自己,告诉他人,“人人都是文明人,共建全国文明城。”建设文明城市离不开每位市民的参与。
2012年10月,他被评为安徽好人。
成立社团扩影响
之后,冯春余一直奔波在宣传捐献遗体(器官)的道路上:收集整理相关档案,规劝相关人员捐献自己的遗体(器官);三女儿也加入到遗体捐献行列;与另一位捐献遗体的老人单锡宝联系成立“捐友会”。
“我希望‘捐友会’能影响更多人,愿这个平台能吸引志愿者加入。”至今,冯老还是这个想法。
2012年11月8日,“冯春余爱心社”成立,它以发起人冯春余命名,是以飞虹社区为依托平台建立的爱心组织。受冯春余号召,以及在飞虹社区党委领导下,组织建立初期社员有10余人,经过多年努力,“冯春余爱心社”一直在进步、发展,现如今这个团队不断壮大,人员超过500人。
后继有人路宽广
冯春余爱心社一直努力宣传“三献”,即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
“献血救了我的命”,冯春余十分感激曾经在他危急时刻,无私献血救治他的人。之后,他也一直努力宣传无偿献血,更希望大家是自觉、自愿、自主的献血行为。
2017年,安徽省红十字会授予冯春余“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并对冯春余爱心社授予“爱心单位”荣誉称号。
“我们爱心社的一位社员王军麾是‘三献标兵’,今年已经50岁,共计献血198次,总量近8万毫升,是合肥市目前献血次数最多的志愿者,他被选为爱心社的副社长,是我的接班人。”冯老介绍着爱心社的未来,“放心了!”
生死之间显洪量
2019年,农历春分,安徽省暨合肥市遗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2019春分缅怀诵读会,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举行。这是2014年起,省红十字会将每年的“春分”确定为纪念日后的第六次活动。冯春余老人坐轮椅也参加了活动。
受疫情影响,去年,冯老未能出席相关活动。今年,他决定和团队齐赴大蜀山。
今年2月8日,冯老做《生死观》一文,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捐献遗体的人,是做出不平凡好事的平凡之人,生为人民服务,死也为人民服务,可认为是勇士,他们为了人民的生命和生活,为了祖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无私贡献,是人民中的先进分子。
捐献遗体者,死得光荣,值得学习致敬!
陈月琳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陶虎 文/图
新闻推荐
面向众多不特定消费者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白酒,严重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11月20日,经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起诉、滁...
天长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