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书写合肥“科技故事” 《追风之城》作者洪放接受本报专访:我们的城市故事充满温情

合肥晚报 2021-02-25 00:58 大字

记者从合肥市文联获悉,由合肥市作协主席洪放创作的《追风之城》第三稿已于今年初全部完成。这部小说被纳入中宣部全面小康重点跟踪文学作品名单,并将作为安徽省文化界的创作代表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为什么取名为《追风之城》?

“我们都是追风之人,在为这座城市追风!”在这部展示城市科技创新现实题材小说《追风之城》中这样写道。

当记者问及这部小说为什么取名为《追风之城》,洪放打开了话匣子。

2016年,洪放从桐城来到合肥,正值合肥科技创新不断发展的时机。2018年,为创作报告文学《领跑者》,洪放一行人采访了经开区、高新区等多家科创企业,感受很多。后来形成的报告文学《领跑者》发在《人民文学》上。

“报告文学出来后,总感觉意犹未尽。同时,这两年合肥的科技创新再升级,令人震撼。特别是对合肥城市发展精神的探索,以及对合肥发展脉络的追踪,使我感到必须用另外一种形式,来相对全景地展现合肥的科技创新。”洪放透露,虽然小说中的地名改为了“南州”,但它是以合肥为蓝本创作的。作为一个合肥作家,有责任有义务来写这样的作品。在他心里,“科技就是风,神游八极的风,驰然物外的风,改变现实的风,展望未来的风。”

深受合肥在科技和产业上风险投资精神的启发

去年,洪放启动了这部作品的创作,力求反映合肥的科技创新精神。他深知现实题材创作,必须立足于现实。为了积累创作素材,洪放用了半年的时间,深入走访合肥许多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校以及科研团队。

身为作家,洪放深知文学创作和单纯的记录不同,平铺直叙向来是大忌。怎样才能更好地展现矛盾和冲突呢?

“经过走访调研,近些年来合肥在科技和产业上的风险投资精神,给我的小说构思和创作带来了很多启发。”洪放感叹,小说要写重大题材,但不能拘泥于重大题材。必须首先要保证它是文学作品,用丰富的文学性来表现重大题材,才能做到成功。

这部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座城市在自身发展、科技创新以及项目投资引进等方面,所做出的决策与博弈。

数易其稿,在“写人中写科技创新”

“小说第一稿在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期间完成,自己不太满意。”洪放认为,原因是没有把握好重大题材创作的现实性与文学性的问题。

去年八月初的专家改稿会后,洪放本想作小范围的改动。但刚刚开始修改,即感到无法让自己进入创作情境。

“当然,矛盾很多。加重作品的文学色彩,将会进一步深化人物的性格冲突与整体事件的矛盾冲突,作品出来后,很可能会引起一些议论。但如果沿着一稿的路子修改,则很难让作品出彩。”洪放考虑再三,决定重写。

目前的这二十万字在二稿的基础上,听取了部分省内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形成。其中增加了一些人物思想冲突,对人物命运及人性的描写也有所拓展。

“还是有些令人感到不足的地方。故事结束了,还有很多的东西没有能表达出来。”洪放对记者说,长篇小说写作完成之时,除了劳累,基本上是沮丧。他透露,虽然三稿应该做到了在“写人中写科技创新”,让人作为小说创作的主体,但因为题材有本身的局限性,很难实现太多的沉淀。

“希望传递这座城市本身的温度、温情”

记者了解到,《追风之城》已经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年,有一些作家开始关注科技创新,出现了写科技创新的报告文学、散文等。但科技创新现实题材长篇小说,就个人视野来看,《追风之城》可能是第一部。”洪放表示。

“我努力了。至少它会引起科技创新领域从事人群的阅读兴趣。”当记者问到“这部小说给读者带来哪些惊喜”时,洪放笑着说。同时,他希望这部小说会让人们了解: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创新中的人物既是埋头于事业的,也是充满激情与梦想的。

“我们的城市,就在科技创新中前行。因此而产生的故事,就一定有这个城市本身的温度、温情。”临近采访结束,洪放意味深长地感叹。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

新闻推荐

“1小时通勤圈” 脚步近了

合肥中欧班列第500列发车。记者宋炎骏摄引江济淮(合肥段)3座市政桥梁工程二标段新桥大道桥主桥顺利合龙。刘燕燕记...

桐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桐城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