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稻田综合种养唱响“生态回龙”品牌

资阳日报 2018-09-03 07:29 大字

稻渔综合种养。本报记者 秦建华 摄□ 龙涛 本报记者 陶思懿

近年来,雁江区回龙乡坚持“全域发展、整体打造”的发展理念,以漆家村、冷家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依托,以点带面,科学规划了1000余亩的回龙乡稻田综合种养基地,推广绿色生态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带动乡域经济提档升级,形成集“绿色稻米、水产作物”于一体的立体经济,推动回龙“绿色品牌、有机品牌”打造。

探索稻蛙共养生态农业

带动农民共同发家致富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走进回龙乡赵兴村,路边的水稻田中传来阵阵蛙鸣声,不同于普通的稻田,这里近200亩的稻田不仅设置了围网,更被白纱网罩住。稻田里、田埂上,排水沟渠、输水管等基础农田设施应有尽有,大大小小的青蛙或躲在一簇簇水稻下“乘凉”,或藏匿于稻田的水中,一穗穗稻谷也缀满了枝头,看着甚是喜人。

据稻蛙养殖基地主人唐顺兵介绍,原本他一直在外地做蔬菜批发生意,但由于意外受伤,他和妻子便放弃了原来的生意,在回龙乡流转了近200亩稻田,用来养殖青蛙。然而,创业并不如想象中简单,刚开始夫妻俩并未想到稻蛙套养,单独养殖的青蛙由于没有遮阴地,亏损不少。

于是,唐顺兵夫妻四处取经,到外地专门学习养殖经验,终于想到发展稻蛙综合种养。水稻可以为青蛙提供一个栖身之处,青蛙不仅能吃害虫,排泄物还能为水稻提供肥料,稻蛙综合种养将种植和养殖有机结合,打造生态无公害的种养模式。

然而,新的考验又出现了。“刚开始没经验,没弄那些网,青蛙的天敌——鸟、蛇把青蛙吃了很多。还有暴雨涨水的时候,排水整得不好,把青蛙冲走了好多。”唐顺兵说,总结经验后,他和妻子重新打造好稻田基础设施,安装了纱网,现在,水稻快成熟了,青蛙也到了收获的季节,一切都渐渐地走上了正轨。

“我们先整好了,才能带动周边的村民跟我们一起整。”唐顺兵的妻子告诉记者,现在他们主要通过“私人订制”来售卖稻谷和青蛙,初步估计一亩稻田的纯利润能达到一万多至两万元。待种养技术成熟、销售渠道稳定后,他们将鼓励赵兴村乃至周边乡村村民一起发展稻蛙综合种养,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发展万亩稻田综合种养

打造回龙特色稻米品牌

8月16日,时值丰收时节,漆家村5组的大片稻田里,水稻长势正旺。与普通稻田不同的是,这里的稻田不仅种植水稻,还养殖了泥鳅、鱼等,远近闻名的濛溪大米就产自这里。

“我们成立了资阳市雁江区饭很香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漆家村这里大概流转了200多亩田,回龙乡其他村也有一些,一亩田大概产300多斤米,几百斤鱼或者泥鳅,能赚个两三千元。”饭很香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力枫说,他们通过稻渔综合种养所收获的濛溪大米零农药、零化肥、零残留,已通过了绿色认证。

由于生态无污染,濛溪大米销量不错。据介绍,濛溪大米通过订单式销售,销往全省多个企事业单位,通过淘宝网,更是销往全国各地。同时,饭很香合作社不仅自己搞稻渔综合种养,还鼓励周边村民一起做。他们不仅为村民提供基础建设和种养技术,还回购村民种植合格的稻谷,统一以濛溪大米对外销售。迄今为止,吸引大家发展了500余亩稻渔综合种养。

记者从回龙乡政府了解到,近年来,回龙乡试点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技术纯熟、销售渠道及效益稳定的情况下,将以万亩规模为目标,带动全乡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着力打造回龙乡濛溪大米“雁字号”“雁滋味”特色品牌,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为群众创收。

新闻推荐

无问西东 只为作画——蜀人原乡·纯粹绘画展作品选登

《幽兰》万利民《佛彩》李衡《梯》刘文《残》邹埊云《角色》刘艺孛《庐山高》卓志英《河山似锦》谢英《山居图》匡晓英本...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