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境拾零之 安岳老乡

资阳日报 2018-03-21 07:39 大字

□重阳

有天,我从街上返回小区路口时,听到身边传来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

不由停下,说话的是一位正在补鞋的壮年男子——矮个子,精神好,满脸笑容地告诉等待取鞋的老人:没得事,空了来!

是老乡,安岳话标准。

在成都,第一次遇到。

原来,拿鞋的老人忘了带钱。补鞋匠热情大方,老人不再尴尬。

无意遇到故事,我想多看一下,却因电话约了换桶装水,只好匆匆离开。

那位老乡,是残疾人。

之所以很容易辨别出乡音,是因为我在安岳出生,母亲是安岳人,带我们的蒋婆婆也是安岳人。在这种语言环境里生长,父亲的山东话仅仅是点缀。除了他,全家人一个腔调。

九岁那年到内江读书,开口即引起同班同学哄堂大笑:安岳棒,好土啊!

士可杀不可辱,无奈势单力薄——不料三十年后,有人组织小学同学会,想方设法打电话找到我,被我笑着拒绝了。

之所以记得这位老乡,是因为当时是去年十一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上街买东西时接到报社电话通知:退休手续已经办妥。

虽在预料之中,仍然若有所失。

听到乡音,心情好些。

已经退休,必须适应,做好安排:每天上午泡杯绿茶,或看书或看手机新闻;眼倦了,下楼在小区或外面散步,慢慢熟悉身边的环境。

依然要努力适应退休生活。

其实我在成都也有朋友、同学,他们各有各的事情,不便随意打扰。唯有静下心来,做好自己。

奇怪,上午见不到补鞋匠。

偶然下午出门,老乡正在摆摊。

路过时,点点头。多几次,发现他的顾客大都是中老年人。

老乡性情很开朗,干活聊天两不误。没有生意做,一样有人陪。那些老头老太太路过小摊,歇歇脚、聊聊天,欢声笑语不断。

这种氛围,令人羡慕。

十二月银杏树叶飘黄,天气渐渐冷起来。闲得无聊,便将冬天的鞋子拿出来擦油——其中一双名牌高帮鞋,是夫人二○一五年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前年冬天左脚后面裂了道缝,穿着没问题,感觉不完美。我在雁城找了好几家补鞋的,师傅看了看都说是模具压的,没办法修补。

突然想起老乡,就提了鞋去试试。

他正埋头干活,我主动打招呼:老乡,请你看看这鞋能不能补?

他抬头瞄我一眼,接过鞋看了看说:鞋子可以补,但你不是老乡,说话点都不像。

我笑道:说话不像,人像啊!

殊不知,这句玩笑话一下融洽了气氛。老乡很开心,叫我晚饭后来拿。

的确,我已经没有安岳口音了。

十六岁下乡,乡音未改。生产队的老乡十分好奇:你内江知青,啷么说的是我们安岳话?

生产大队十二位知青有十位是重庆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渐渐说得一口地道的重庆话。

后来,我先后在自贡、荣县等地工作、生活,口音变化大,听不出是哪里人。

那天傍晚,准时取鞋。补得漂亮,我很满意。

多少钱?

两元钱。

弄错了没得?

是这么多哒!

半信半疑离开,感觉自己分明占了便宜:喊声老乡就优惠,他如何养家过日子?

至此,我开始关注这位老乡。

元旦节前一个下午,我去高攀路口买杂志,现场目睹了精彩的一幕:

几位城管执法人员正紧张地清理路边“乱停乱放乱摆”——据说区领导临时决定到这边检查工作。

老乡腿脚不方便,时间紧迫来不及收摊——但见几位聊天的老人马上将他围了起来,直到“风平浪静”。

这场景看得我目瞪口呆。

这才是人不可貌相。

认了老乡,经常照面。每次路过,我都要停下来说几句话。

渐渐了解:老乡老家在龙台、通贤交界处;离乡背井二十多年,学得手艺可自立……

渐渐知道:老乡前年才结婚,老婆也是乡下人;平平淡淡过日子,粗茶淡饭格外香……

渐渐熟悉:老乡父母已离去,老家只有旧房子,兄弟全部在成都,有房有车有子女……

老乡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曾经是记者。他不相信,哪有这么老的记者?又补刀:你爱问东问西的,有点像哦。

老乡问我是不是退休了?我说才退下来。他说难怪不得,早先没看到你。

老乡问我是不是……

与他接触,感受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淳朴和乐观——对他来说,再苦再累也要生存下去,每天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仅此,让我反思。

春节前夕,我坐小摊边上欣赏他麻利的手上功夫,顺便问他在哪里过年。

老乡有点失落:老婆到重庆带孙子,一个人还是要过年。

随后,他补充道:你放心,四个兄弟要团年,家家肯定都热闹。

正月初三,我与夫人从内江返回成都。假期过了好几天,还没见到老乡摆摊。

惦记着。

今年春天早,温暖胜往年。正月初十,小摊重出江湖,老乡神情憔悴。

一问方知,春节期间与兄弟喝酒感冒了,因为没及时服药,差点咳成肺炎。

暗暗为他难受,他却笑口常开,照样干活聊天,看不出有心事。

小人物,真性情。

日前接电话通知,要我回资阳参加一个会议。

尽管退休了,还得要讲究。无独有偶,在鞋柜里找出合适的皮鞋竟有一只脱线了。

又找老乡补。

又是两元钱!

取鞋时,我放下十元钞票转身就走。老乡一下冒火了:大哥,你不转来的话,以后就不要找我!

我愣住了。

感觉必须回转去。

接过他找的叠得整整齐齐的零钱,老乡这才高兴了:莫担心,挣钱已经够用,开开心心就好!

言之有理。

无言以对。

认定了,这位与众不同、值得信任的老乡!

老乡姓张,一九六二年出生,安岳仁和七大队人。

新闻推荐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高院院长王树江:推动信用立法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高院院长王树江: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高院院长王树江。56岁的王树江有着东北人特有的幽默感。“我叫不紧张。”这个今年一月刚从黑龙江来到四川履新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

安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