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重阳有一幅画面珍藏在心里半夜三更肚子疼被父亲抱着在

资阳日报 2015-12-11 22:01 大字

■ 重阳

有一幅画面,珍藏在心里:半夜三更肚子疼,被父亲抱着在外南街上徘徊。黎明时分,伴随轻轻晃动、低沉的口哨声和那满天的火烧云,自己渐渐入眠……

那是1960年夏天,在安岳县。

从此,这画面一直与我相伴。

5月中旬,父亲心脏早搏不愿看医生。反复几次后,被家人送进内科住院治疗。父亲的心脏早搏从我记事时就知道,只要住进医院,输液、服药,均能平安无事。我抽空给家里打电话,母亲告诉说父亲病情已经缓解。

5月下旬的一天给大哥打电话,他正在病房陪父亲聊天,顺手将电话给了老人。父亲声音有点颤抖,说没事儿,就要回家了。

殊不知,这是我最后一次听到父亲的声音。

6月6日清晨,父亲因脑梗再次住进医院。从入院那天起,一直昏迷不醒,后从普通病房转到重症监护室,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即使如此,家人依然没有放弃任何挽救的希望,仍然期盼他能苏醒、微笑、与我们说话。

经过多次抢救,10月14日12时零3分,父亲不再痛苦,安然离去。

心情平静后,常忆往事:搜索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以及点点滴滴……

往事如烟。

不由感叹,每每在人生之旅的关键处都离不开他的教诲和指点。

那些画面,如在眼前——

一是清醒

今年春节回内江,天天与家人在一起。吃饭时,父亲的手微微颤抖,但他仍然努力夹菜。我们看在眼里,很是着急。好几次陪同散步,父亲不用搀扶,一个人走在前面,让我们赞叹。一天晚上,我们在外面吃饭后回家,父亲又是一个人上梯坎,我跟上去扶他,他说你把你妈照顾好,我没问题。我仍然跟在他身边,他又说年纪大了才懂得锻炼身体的好处,你不仅仅自己要坚持散步,还要叫两个儿子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终身受益。这一次聊天,应该是我与父亲交流得较多的一次。

2013年五一前夕,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4月18日发文送到报社:省新闻正高级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去年12月通过我晋升高级记者。尽管在预料之中,但仍然有点欣喜。分别给亲朋好友打电话分享这一消息。打给内江家里,正好父亲接到电话。我告诉他自己又有进步时,父亲反而语重心长地泼了冷水:记住自己应该干什么,不要船到码头车到站,将吃饭那点本钱给荒废了。这几年,我之所以一直坚持写日记,之所以一直不愿意放弃写作,并且保持了良好的状态,与父亲的提醒不无关系。

二是有爱

2012年12月19日,这是我一生中最悲痛的日子——患病3年的妻子离开了我和两个儿子。父母得知消息,欲从内江赶来,被我坚决制止。那个冬天特别冷,父母年老体迈,我怕他们伤心难过,担心他们受冻着凉。几次通话,终于挡住。父亲在电话中安慰我:已经尽力,顺其自然,带好儿子。事后我回内江,他又开导我:战争年代,身边不少朝夕相处的战友牺牲了,跟他们相比我是幸运的。我们虽然失去了亲人,但生活还要继续,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明白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心意,逐渐适应,继而恢复正常。

2005年元旦,父母到成都居住。这是他们1998年从内江到资阳后的再次搬迁,为了照顾两个刚读大学的孙子。我有点忐忑:一因父亲是山东人,传统观念很强,我们兄弟姊妹4人唯有我家是儿子,父母跟随我们为的就是这个;二因父母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主动掏钱购买了房子,除了装修,他们房间里的家具都是自己花钱买的。当年春节,请内江的亲们到成都过年前,我告诉了父亲自己的担心。他笑道传统习俗还得讲,不会迁就双双。两个儿子得到了照顾,同时缓解了我们的工作压力。

三是理智

1998年春天,我因工作需要,提前抽调到资阳工作。临行前,特意回家告诉父母。在问清楚原因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父亲告诫我,换了环境,不要再象过去老写批评报道惹麻烦,好好干工作,争取事业有成。同时,他提出要去资阳帮助我们照顾即将读初中的两个孙子。在内江工作期间,我曾因为写批评报道让报社上过一次法庭,曾因为写《内参》得罪了一些人,让市有关领导和报社负责人不满意。我以为父母不知道,谁知他们什么都知道,使我感到惭愧。父母愿意跟随我们到资阳,让我们一下轻松了,几多担忧迎刃而解。资阳新区建立以来,全靠父母鼎力相助,才得以使我们安心工作。

1989年年底,我终于如愿以偿调内江日报社工作。之前,报社1988年成立之际需要人,我通过了考察却因单位不放人而陷入僵局。随后一年时间,我都在努力做单位放我的工作。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这些没有告诉父母。不料单位领导也是南下干部,一次聚会与父亲见面,要他做我的工作留下来。父亲很是生气,打电话问我为什么不告诉他们,再三叫我慎重考虑是呆在市委机关发展更好,还是去当记者好。我即赶回家,告诉父母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记者这份职业。面对我的执意,父亲遗憾之余,要我好自为之,要干就好好干,不要后悔。后来,我当记者如鱼得水,父母也有耳闻,不再担心。

四是固执

我的工作经历简单,从乡下回城当工人,再调企业机关当干部,比较顺利。1984年电大还没有毕业,我已借调到地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工作。对此,父亲不以为然,多次告诉我运输公司是内江有名企业,人家找关系想进去,你却要出来——因个性原因,父亲当年失去了晋升的机会,一直对地区机关不感冒。我想换单位,自然让他感到不舒服。几次谈及此事,均不欢而散。为了自己的追求,我不肯放弃,多次告诉他自己不会后悔做出的选择。还好,母亲的劝说最终促使父亲改变了观念。1985年春天,我调地委机关工作后,好长一段时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1982年,我不是因为工作原因而得罪了公司主要负责人,并从宣传科贬到工会当干事。令人沮丧的是,当年中央电大首次招生,我兴冲冲报名填表后公司不给盖章,说是工作离不开。我知道因为什么,下决心一定要争取读书,离开不喜欢自己的单位。后来,自己想方设法与一批同病相怜的青年利用晚上业余时间读电大。父亲从公司一位老战友那里得知这一消息,一反常态没有责备我,而是鼓励我一定要争口气,把书读出来,让人知道山东人的后代是好样的。读三年业余电大,母亲在生活上给予照顾,父亲则当了三年业余督导。

五是遗憾

1976年秋天,父亲病危。那时,我已经在乡下入党,并被公社、大队列入年底推荐读工农兵大学人选之一。母亲专门打电话叫我回去一趟。父亲因冠心病复发经抢救暂时脱离危险。在内科病房,他告诉我运输公司马上要招工,要我把握机会参加工作回城。母亲拉我在一边说,你哥哥、弟弟都在部队上,妹妹还在读书,我们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此时此刻的我,已经不能选择,但却是满脸愁容。父母知道我不情愿。年底,我刚离开农村,父亲痊愈出院,四川大学到区上招生——这一直是父亲的心病,认为耽误了我的美好前程。命运安排、阴差阳错,却让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最终让父母不再遗憾。

1974年夏天,我高中毕业才16岁,只有上山下乡当知青。当时我与同学们十分茫然,不知道到底下乡去干什么。父亲在解放战争时期当过侦察兵,了解我的心思。有一天傍晚我打乒乓球回家,父亲已经在院坝里等我。边吃饭边听他讲过去的故事——当年家里贫穷,讨口要饭参军——这些早已熟悉的唠叨提不起我的兴趣。父亲正色道:我们祖传八代都是农民,我也是农民进城的,你去当知青还有政策照顾,怕什么怕!这一当头棒喝,让我不再患得患失。没过多久。母亲送我去安岳驯龙公社乡下,随身行李中有父亲买的手电筒、高腰防水靴子和一套我梦寐以求的黄军装。下乡两年多,让我学会了珍惜生活。

六是心好

1970年冬天,父亲因心脏病在内江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治疗。我们几兄弟每天轮流给他送饭。他的邻床是一位农民,病情严重。父亲常常将我们送去的饭菜分一半给邻床。有天凌晨,邻床突发心肌梗塞,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离去。半夜三更,邻床亲属不在,护士长问父亲怕不怕。父亲很坦然,我陪陪他。那天早晨是我送饭,在病房门口不敢进去。父亲说,不要怕,只当人家睡着了。这种情景,在父亲多年的住院经历中有好几次。医护人员则对父亲称赞有加,认为他有爱心、尊重人。对此,我们几兄弟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从小在安岳县城长大,习惯了去南门桥小学读书,在南门桥下游泳——1967年春天,已经从武装部转业到内江工作的父亲脑溢血中风住院抢救,命保住了,半身瘫痪了。那时我们还不懂事,只知道母亲经常哭泣。那年暑假前,母亲已经调内江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刚放暑假,父亲单位来人将我和弟弟送到内江。当我们站在病床前见到父亲父亲咿咿呀呀说不清楚话时,都哭了。但是,父亲以当年打仗都没死的经历自勉,出院后坚持锻炼,最终从需要拐杖到扔掉拐杖,以顽强的毅力站了起来——自强不息、永不放弃——父亲印象,无法忘却。

1960年夏天,在安岳外南街。两岁多的我居然记住了那个黎明。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们早已成家立业,父母却已年迈体弱。

忍不住,眼潮润。

一时间,我是多么想回到童年,在安岳,在外南街,在父亲的怀抱里……

新闻推荐

安岳:一座“十分有灵气”的城市

东方维纳斯——毗卢洞紫竹观音。重庆火锅喜用的周礼粉条。通贤柚丰收了。安岳油气处理厂。第八届安岳柠檬节上的柠檬鲜果造型——“中国柠檬之都号”火车。四川十大最美花卉观赏地——安岳魅力柠...

安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安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