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省市区三级相关部门实地研究 闲置18年提灌站可望激活

四川日报 2016-07-13 07:34 大字

《有站无渠 闲置18年提灌站能激活吗》追踪

本报讯(记者 钟振宇)7月6日,本报民情热线刊登了《有站无渠 闲置18年提灌站能激活吗》一文,反映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石桥村提灌站建好后,当初计划的渠道却一直未开建,导致提灌站闲置,一些农户把家里的部分水田改为了旱地等情况。7月11日,记者获悉,省市区三级相关部门对该提灌站情况已进行现场研究,商定将尽快拟定工作方案,让村民早日用上提灌站来水。由省农业厅提灌处拟定的《四川省2016年度农机项目(提灌建设部分)绩效考核评比考核表》也已印发全省。

仙市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7月8日,省农水局、市水务局、区水务局三级部门相关干部共同来到仙市镇石桥村,实地研究本报所报道“有站无渠”和村民缺水等问题。在发现电机、取水管已无法使用后,遂商定由仙市镇政府拟定一份提灌站维修整治规划方案,上报区里后,争取尽快解决村民农业用水诉求;对于输水渠道,倾向于使用PVC等材质的涵管,将灌溉用水输送到高处后,通过自流方式进入农田。“按照上级部门的现场部署,我们将邀请技术人员实地勘测设计,尽快把规范方案向上报送。”这位仙市镇负责人告诉记者。

得知政府将积极研究解决提灌站问题,石桥村部分村民感到高兴,并对民情热线的关注表示感谢。

针对四川省4万多座农村机电提灌站中带病运行过半、瘫痪半瘫痪状态占10%至15%的现状,省农业厅提灌处相关负责人说,对于农业提灌站建设历史欠账的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近五年来,省级投入每年从1000多万元增加到了8000多万元。尽管省级财政每年拿出大量资金用于新建和修复提灌站,但由于每年都有一大批提灌站达到使用年限退役,所以只能维持现有灌溉面积,与实际用水需求及提灌潜能差距很大。“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各级地方政府认识到位,加大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这位负责人说,县域间投入的差距很大,一些重视的县,每年提灌投入500万元,有的就很少。在资金来源上,当前倡导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如国土、水利、农业、科技等领域的涉农涉水项目;在技术方案上,鼓励推广太阳能提灌等新技术。

为了增强各地对提灌建设的重视力度,近日,由省农业厅提灌处拟定的《四川省2016年度农机项目(提灌建设部分)绩效考核评比考核表》印发全省。这份考核表中,对原有考核表中的内容、权重、分值等进行了调整。细化了提灌站管理方面内容,如明确“提灌站管理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占1.5分。首次新增了加减分项目,共有4个子项。如市级领导研究检查提灌建设2次以上加1分;市级专项投入资金50万元以上加1分;产生太阳能提灌、软启动等新做法、新经验、新技术应用的,每条可加0.5分。

新闻推荐

“盐卤浴”将于国庆迎客

本报讯(陈莉媛记者黄泽君)7月13日,自贡卧龙湖盐卤浴项目建设现场,数十台挖掘机正在作业,数百名工人正在施工……记者从自贡市高新区管委会获悉,目前,盐卤浴会所、盐卤浴接待中心和欧镇A区主体已竣工,室外...

自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自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