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像一块海绵遇暴雨能吸水

四川日报 2016-05-12 07:59 大字

聚焦点 海绵城市建设

□本报记者 黄泽君 文/图

自贡是全国5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80%的雨量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且大多通过地表水流失,而枯水期1月至3月的雨量不足。这给水资源利用带来了极大困难,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如何解决夏天“看海”和秋冬缺水的难题?去年,自贡市明确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随后,《自贡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15-2017)出台,确定覆盖面积达36.3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区域。

5月11日,自贡市西山路安置房建设现场一遍忙碌,本体工程建成后,西山路安置房将进行“海绵建设”。“小区里要建雨水花园,做植草沟,路面用透水材质铺装……”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二所所长黄伟说,今年起,“海绵”理念将渗透到自贡东部新城以及新修的道路、小区中。

釜溪河复合绿道是自贡建成的首个“海绵体”。顺着绿道走,蜿蜒的路上遍布“排水沟渠”和景观蓄水池,用于大雨天气迅速蓄水、排水。“绿道本身采用了渗水材质铺就,再加上绿化面积很大,就像一块‘海绵\’。”自贡市城乡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城建科陈立君介绍,这一占地210公顷的“绿道海绵”,会对周边的排蓄水和热岛效应带来积极影响。

目前,自贡卧龙大道龙汇街南延线等新建道路的人行道就采用了“渗水材质”铺就,此外在人行道边上增加了绿化带,让道路“柔软”起来。“城市软下来后,防洪的能力就将大大提升。”黄伟说,海绵城市里有多个微“海绵体”,一旦遇到暴雨能立即吸水、排水,减轻城市内涝程度,甚至避免内涝灾害的出现。“老城区的‘海绵改造\’相对复杂,因为老城区的建设,大多数是‘硬化\’的理念,这样导致了暴雨时候难以及时排水造成内涝,前两天自贡的暴雨虽然不算大,但也造成了‘看海\’的现象,就与城市建设有关。”黄伟介绍,老城区的海绵项目是结合旧城改造来做的,届时会通过增加绿化带、渗水材质人行道来让城区“软下来”,提高老城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尤其是抗击洪涝灾害的能力。

新闻推荐

收藏当代艺术的新藏家

80后自贡籍收藏家黄予,这段时间忙得有些不可开交。5月23日下午,黄予联合周大为、陆寻、林瀚、周艟、赵屹松等5位青年收藏家,在成都举办了“中国青年收藏家峰会论坛”,针对自己的收藏经历和理念畅所欲...

自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自贡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