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私人定制”按下沂源农业改革快进键

淄博日报 2017-11-17 10:55 大字

苹果年年红,今年格外“红”。

在今年的沂源苹果节上,前来采摘的游客在中庄镇阮南峪村的苹果园里惊奇看到:红灯笼一样的苹果上,竟然长出“百年好合”“囍”“喜迎十九大”等各种祝福语,甚至还有一些苹果上长出了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既有文字、图片,也有视频、录音,趣味横生。这些长着祝福语、二维码的“私人定制”苹果身价不菲,平均每个售价达5元。

采摘游和“私人定制”火爆的背后,是沂源县瞄准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积极推进果品等四大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实行精品化策略的结果。

沂源县是“全国现代苹果产业十强县”,全县果品种植面积已达70万亩,其中苹果面积30万亩,年产7亿公斤,巨大的规模优势给果农带来丰厚收入的同时,果品质量亟待提高,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供给侧改革视野下,沂源农业将何去何从?

“坚持全产业链推进,精准发力调结构、上规模、创品牌、占市场,走出一条具有沂源特色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路。”2017年伊始,沂源县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思路明确。

位于南麻街道沟泉村的中以科技示范园,是沂源县以科技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范例。这个300亩的大果园,实现了机械化。轻拧一个阀门,300亩果树浇水施肥全搞定,肥料随水由细管“喂”到果树根须,水肥用量是散户的1/10。“天网”防雹防风和虫害,苹果不用套袋。一亩苹果,在这里一年只需7个工,而散户需140个工。示范园从意大利引进先进的脱毒矮砧苹果苗木,嫁接沂源自主培育的苹果新品种“沂源红”,新品种个头大、果型好、含糖量高,亩产4000公斤以上,优质果率达九成,亩收入超过3.5万元。

不只是苹果,沂源全县按下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快进键”。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围绕粮油、果品、蔬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推行规模化、园区化生产,优化提升产品结构,合理构建区域化布局、园区化生产的产业格局。

引进繁育推广新品种,建设“沂源红”等苗木繁育基地100亩,推广“沂源红”苹果、“金黄金”桃、大樱桃等名优特色果品5000亩;以土地流转为契机,按照新技术、新模式建设要求,新建“沂源红”示范基地8处、面积400亩,进一步引领全县苹果品种、种植方式转型升级。抓好“沂源红”苗木繁育工作,带动全县繁育“沂源红”苗木40万株。力争全县农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农业供给侧改革进程中,沂源县着力提升产品质量,拉长产品产业链的同时,注重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借助媒体的力量让沂源农产品的品牌价值迅速攀升。连续举办七届苹果节,举行沂源红苹果走进张店、走进济南系列推介活动,借助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媒体在行动”的力量,从聚焦“沂源红”到聚焦三个农业特色小镇,系列宣传活动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展开,迅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尤其是聚焦“沂源红”的宣传,强大的合力作用,拓宽了沂源苹果的销售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扩大了沂源苹果的品牌影响力,有力地提升了沂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农业生产不仅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天”。以苹果供给侧改革为代表,沂源县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之路蹄疾步稳,奋力前行。

新闻推荐

沂源二中培育德育特色 增强和谐德育实效性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近年来,沂源二中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注重德育特色和品牌培育,不断提高和谐德育实效性,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注重自主构建德育内容,德育活动丰富多样。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把提高学生...

沂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