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刘玉堂:用乡情乡音留住文化乡愁 文\晚报记者丁兆云 图\通讯员马运昌

淄博晚报 2017-04-28 15:18 大字
被誉为“当代赵树理”的刘玉堂是淄博市读者熟悉的作家。他是淄博市沂源县人,自1971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钓鱼台纪事》、《滑坡》、《温柔之乡》、《人走形势》等;长篇小说《乡村温柔》、《尴尬大全》;随笔集《玉堂闲话》、《我们的长处或优点》、《好人似曾相识》、《戏里戏外》等;曾获山东泰山文学奖,上海长中篇小说大奖,齐鲁文学奖、山东优秀图书奖,山东新时期农村题材一等奖,及《中国作家》、《上海文学》、《萌芽》、《鸭绿江》、《时代文学》等数十次省以上刊物优秀作品奖。日前,著名作家、省作协顾问、原省作协副主席刘玉堂应邀莅临淄博市,参加在淄川举行的采风活动。活动间隙,记者有幸就读者关心的一些问题采访了他。

寄语小读者:多读经典打好写作基础

记者:您是从沂源走出去的作家,淄博的读者都很关心您的近况。您最近在忙些什么?

刘玉堂:我从作协退休几年了,但手头上的小活仍然较多。比方为一些老同志及业余作者的书写序、参加一些民间的读书及创作交流活动,我自己的一些创作计划也在慢慢落实。写序这个活比较麻烦,要仔细研读作品,还要提炼出对作者写作有用的观点,总之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一点实实在在的启示与帮助吧。我自己当年受到过诸多文学前辈的指点与帮助,我现在老了,也在努力地向他们学习。

个人的创作方面,我正应出版社之邀,编一套我自己的关于“乡村记忆”的自选集,争取年内出版。长篇小说《八里洼纪事》上篇已在《时代文学》刊载、《齐鲁晚报》连载,下半部的创作一直进行得断断续续,计划在今明两年完成。

另外,今年年初,为《半岛都市报》的小记者、小作家开了个讲座,同时开了个“名家改作文”的栏目,也让我乐此不疲。

记者:看相关报道,您在青岛讲课的反响很好,很多学生乃至家长都说受益匪浅。那您都给小作者们提供了哪些关于阅读的建议和写作的诀窍,能不能也给我们淄博的读者分享一下?

刘玉堂: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我认为听课比阅读重要,阅读比写作重要。培养阅读、写作的兴趣,要分年龄段有所侧重,对于中学生以下的孩子,要侧重于培养阅读的兴趣。我不主张小学生花太多时间去进行创作,也不鼓励他们过早地发表作品。早熟的品种都好看,但一般不好吃,营养就更谈不上。

阅读方面,要多读一些经典著作。我个人现在读的东西,还是当年读过的如鲁迅、沈从文、赵树理、孙犁、汪曾祺等文学名家的作品,前苏联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英、法等国家十九世纪的经典名著,我也是一读再读。这些作品曾经给我带来文学的滋养,影响了我的写作,现在再读仍然会有新的收获与感悟。另外我也建议中小学生读一点红色经典的东西,比方“三红一创”等。

写作方面,对于应试作文,我归纳了四项:一是小题大做,不要大题小作。题目取得小一点,容易写得较充分。二是多一点叙述少一点议论,哪怕就是议论文,也不要纯议论,要边叙边议、夹叙夹议。应试作文的读者是阅卷老师,怎样才能打动阅卷老师?有两个途径:一是以情感人,二是以理服人。作为一个孩子,想说出一个新道理让大人服,我觉得很难;若是讲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则比较容易打动他。三是语言要流畅、简洁,多用短句子,少用成语或形容词,在一句话里不要出现相同的两个字等等,则有可能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个较高的印象分。四是每一篇文章都要有一两个亮点或被称为“文眼”的东西,引用一点名言佳句,新鲜的、富有哲理的句子也会让人眼前一亮。

方言写作:“三原则”让作品好看又好懂

记者:4月23日是全民读书日,您会为读者推荐什么样的书籍?

刘玉堂:还是要多读经典,中外名著,还有古典诗词,要精读、反复读。现在流行的微信、网络阅读往往是只读一遍,粗略而过,留不下什么痕迹。搞文学创作的人,可以阅读或模仿经典,但要避免“快餐”;可以学习名家,但要避免时髦。要重视自己的经历与感悟,拒绝脑筋急转弯儿式的机智,也不要从网络上学那些“心灵鸡汤”式的文字。

文学爱好者的写作一般都从模仿开始的。该模仿谁?一句话,你喜欢谁就模仿谁。模仿不是抄袭。同样的生活,看人家是怎么结构、表达的,然后找到自己的结构体系、表达方式。如此的三模仿、两模仿,自己的风格或特色也就出来了。

记者:您的很多作品坚持用沂蒙山方言写作,如何才能实现方言写作的个人语言特色与传播最大化的平衡感?

刘玉堂:乡土文学中人物的塑造、氛围的营造,离不开方言。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方言写作更生活化、更贴近百姓、更有亲和力,它描摹事物也更精准、更生动、更有味儿。越是地域的,越是民族的,而方言就是地方或地域文化的坐标。

方言是一方之言。方言的本身,往往听起来顺耳,看上去不怎么好看;或者看上去能懂,写出来又不怎么规范等等。我以前归纳了“方言写作三原则”:一是名人、名著用过的可以用。二是太孤僻的方言不能用。三是作者的叙述语言尽量少用或不用方言,方言让小说中的人物说出来。还有一种比方言更小的语言,叫“土语”,所谓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山前的人说话,山后的人听不懂,这种语言尽量不要用。注意了这些方面,小说才能好看又好懂,不会让读者产生阅读障碍。

▲作家刘玉堂

难舍乡愁:留住即将消失的乡村记忆

▲刘玉堂(左二)在颐泽京剧社演奏京胡

记者:您被评论界称为“当代赵树理”和“民间歌手”,作品大都以山东沂蒙山农村为背景,展现来自民间的伦理、地域的亲和力和普通百姓的智慧与淳朴。今后是否还将以继续“沂蒙方言原汁原味地塑造人物”,耕耘乡土文学中属于自己的那方园地?

刘玉堂:离开家乡沂源已经快50年了,内心深处仍然有着一份乡村情结,仍然有着对农事的关心。乡村的记忆也是我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对于乡村题材,我还会继续写下去,因为乡村很快就要消失了。中年以上的人会有故土情结、乡村情结。

记者:在颐泽京剧社,您与剧社团员合作的《女起解》博得满堂彩,您的京胡拉得有板有眼。除此之外,您还有什么爱好?

刘玉堂:我原来拉二胡,后来改学京胡。创作之余,我会爬爬山、下下棋,拉拉京胡。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是很多中老年人关于童年,关于乡村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进展,地方戏会逐步淡出人们视野。据我了解,山东的地方戏过去有30多种,现在一半以上已经消失掉了。地方戏的消失是必然的,消失速度也是惊人的。为了保留乡村的文化记忆,我曾在齐鲁晚报开设了《戏里戏外》专栏,后来文章结集出版。现在大家都在做地方戏的保护工作,国家也出台政策,将一些地方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传承下去。

记者:您自1971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创作长篇小说、发表中短篇小说、随笔等作品五百多万字,作为一位多产作家,您是如何保持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的?

刘玉堂:我还不能称“多产作家”。退休之后阅读面、写作量都少了,但脑子一直不闲着。始终关注着现实生活,关注着现实中的人及人际关系,对于作家,特别是写现实题材的作家至关重要。积累人物、积累生活、积累故事、积累细节已成为我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每天都读书,每天都或多或少地写作,也是遏制衰老的唯一的好办法。

新闻推荐

市纪委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晚报讯(记者孙艳芹)昨日从淄博廉政在线获悉,日前,市纪委对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强调“五一”、端午将至,要进一步严明纪律,净化节日风气。这5起典型问题是:沂...

沂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