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强支部堡垒 引领山村蜕变

淄博日报 2017-04-12 15:20 大字
沂源县南鲁山镇北流水村曾是有名的“穷村”“乱村”,贫困人口一度占到村民总数的47%,6年间换了7任党支部书记。如今,这个村却是一个年集体经济收入过1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近9000元,连续15年未出现信访问题的“富裕村”“和谐村”。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该村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党支部班子。

抓班子

建强村级组织“战斗堡垒”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2010年,面对当时村班子涣散、村级财务不明等村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党支部书记陈丙福的主持下,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成员、党员会议,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村里大小事,一律上会集体研究决定;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明工作纪律规范,并主动上门与党员、群众进行谈心交心。

随后,由村党支部牵头,历时一年多,集中对村内1985年至1999年间的往来账务进行全面梳理,使14年来的“糊涂账”变成了“明白账”;召开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修订完善新的村规民约。一套“组合拳”下来,村班子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员群众也从新班子的新气象中看到了新希望。“多少年没见到过村班子这么心齐气顺了,我们都盼着他们能带着大伙儿过上好日子。”62岁的老党员孙纪贵激动地说。

建基地

打造脱贫致富“聚宝盆”

班子好了,工作顺了,怎样让乡亲们尽快富裕起来,又成了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心上事。2014年,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金飞扬合作社和沂香杂交平欧大榛子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流转土地2000亩,高标准建起了“沂源红”矮砧苹果基地和大榛子基地。紧接着,又抓住各级支持脱贫攻坚的机遇,先后争取省扶贫福利彩票基金、农业综合开发等多个政策、项目,建设了5万立方塘坝1座,硬化农田道路2000余米,并引进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如今,配套完备、管理先进的合作社基地,已成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的“宝地”。

双收益

鼓起集体个人“钱袋子”

“我现在有三块收成,一年下来,少说也得这个数。”谈到自己的家庭收入,61岁的许光信喜滋滋地伸出了3根手指头。经了解,许光信提到的“三块收成”,指的是土地流转租赁费、社员年底分红和合作社打工工资,算下来能达到32000多元。

为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受益,村班子研究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利益分配模式。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分别按耕地、山地每年每亩1000元、500元的标准支付土地租赁费,并5年一涨;土地流转后的村民自动成为社员,土地折为股份纳入合作社,合作社每年拿出基地30%的收益分红,其中贫困户按35%比例分红;合作社优先招用贫困人口到基地工作,按照市场价给予劳动报酬,即便是老人也能在合作社找到产品包装等合适的工作岗位。另外,基地年收益的10%归村集体经济收入,60%用于基地正常管理运营,村集体和个人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实现了抱团发展、共同富裕。

据了解,苹果基地和大榛子基地丰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500余万元,解决劳动力120余人,群众户均增收1.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余万元。

惠民生

开启幸福生活“新征程”

近年来,北流水村从群众最期盼、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先后争取各类资金200余万元,对村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成为全镇第一个通自来水、第一个街道全部硬化、第一批改造村级办公场所、第一个建有百个沼气池、第一个发展有机农产品基地的“五个一”先进村。

今天的北流水村,清澈的泉水在条石街道旁涓涓流淌;夜晚来临,街灯照得道路一片明亮,绿树成荫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伴着欢快的乐曲,用幸福的舞步展示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下一步,我们将把党支部这个堡垒建得更强更稳固,带领父老乡亲们马不停蹄地往好日子上奔。”陈丙福信心满满地说。(魏源)

新闻推荐

新城路小学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

晚报讯近日,沂源县历山街道新城路小学召开了班主任工作研讨会。除县优秀班主任做经验介绍,在班级管理中成功的经验,供大家借鉴。大家各抒己见,还提出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听取了大家的...

沂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