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鲁村镇:上百贫困户捧上了“绿饭碗” □本报记者 张厚新 通讯员 张纪峰

淄博日报 2017-03-21 15:16 大字
“今年新年一过,新上的农家乐特别多,咱赚钱,来当服务员的贫困户也沾光!这不,附近村就来了好几个!”2月26日,在沂源县鲁村镇西沙沟村“桂花”农家乐客厅里,主人唐光林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这样介绍。据悉,该镇已有60多户农家乐,带动150户贫困户脱贫。

村民“洗脚上岸”,吃上了“旅游饭”,从而带动贫困户,这完全得益于该镇妙用融合发展的理念,促进旅游产业全面发展而带来的一种新变化。

“以旅兴农,农旅融合发展,既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又有利于促进土地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鲁村镇扶贫办副主任张海峰说,“镇里启动的不少扶贫绿色项目,都融合了旅游的元素。”

鲁村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更重要的是良好环境和基础设施完善,条件一天比一天好。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高耕地的集约化水平,该镇按照整合乡村生态资源,全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的思路,通过依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和抵押融资平台,倡导并鼓励贫困户参与闲置土地流转,先后在于家石沟村、崮山村、南官庄创建了一大批集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创建了一大批集蔬菜、杂粮、花卉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开发公司,正是这一个个绿色产业项目,让许多贫困户要么借力举办采摘园,要么依托项目举办农家乐,要么进园从事技术管理。眼下,已有上千名贫困户从中找到了绿色饭碗。五年来,全镇规范土地流转1.2万余亩。去年,涉及土地流转的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我们还灵活运用融合建设理念,把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基础设施与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做到了有机结合,人在景中走,车在画中行,更是我镇一个精彩之笔!”分管旅游部门的高和明这样认为。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镇抓住市财政750万元村级“一事一议”连片项目奖补资金,在张家洼、山家峪、齐家石沟等6个村实施了美丽乡村连片整治工程,完成道路硬化20千米,安装路灯269盏,绿化1.2万平方米。同时还围绕着旅游景点、景点路线,在各山沟重点部位,结合沿途景物、风土人情、人文景观、自然风貌等元素,组合造景,打造一路一景特色。投资200万元实施了“山沟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300余盏,接连这两项举措,不仅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还点亮了附近小景点的夜旅游,直接激活了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增收积极性,仅在草齐路旅游上,去年带动20余户贫困户发展农家乐、采摘园。

通过一系列的新妙招,村村变得更加舒畅、干净、文明,各处景点也更加赏心悦目,旅游设施更完善。美景引来好“钱景”,每到五一等旅游旺季,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自然,在激发村民们参与旅游服务热情的同时,也给贫困户带来“绿色”脱贫新路子。

新闻推荐

沂源县石桥中学:召开厉行勤俭节约主题班会

开学初,石桥中学组织各班级召开了主题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主题班会,同学们以勤俭节约为主题,认真研讨,策划出了很多节俭方式:将用过的矿泉水瓶卖给垃圾回收站,将作业本双面书写后,...

沂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