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送情报 打鬼子 救书记 杀汉奸 马光松在青年团的热血生涯

鲁北晚报 2015-09-16 17:07 大字

■马光松老人向记者讲述他的抗战经历

1926年,马光松出生于沂源县黄庄村,那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我们村很富,村里一共有3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条件都很好,有不少做买卖的,我记得主街上有两家酒店,还有馒头房,五天逢一个大集,四里八乡都去我们村赶集,很繁华。”马光松回忆道。他幼时便生长在这样一个繁华而安宁的环境里,直到1939年,日本鬼子来了。

“因为村里条件好,鬼子进了我们村以后,就在村里安了据点,把老百姓一半的房子都给拆了。村民们被赶出家门,无家可归。鬼子这还不算,又到处抓壮丁给他们建岗哨。”马光松说,因为鬼子的入侵,村民们跑的跑,乱的乱,吃不上饭,穿不暖衣。几乎是一夜之间,黄庄村繁华凋零,热闹不再。

“以前我家里按成分来说,也能算得上中农,有地,有牛,能吃得上饭,生活很好。鬼子来了以后,就全乱了套了。”说到这里,马光松一阵怅然。

他说,尽管那个时候自己还小,可是心里面对鬼子的恨就已经萌芽生根。

“就恨不能把鬼子打出去!”马光松愤慨道。

鬼子入侵 家园被毁满目疮痍

鬼子入侵黄庄村,大肆破坏,奴役村民,一时间,怨声载道。

“我是怎么参加抗日活动的呢?”马光松想了想,逐渐陷入对往昔的回忆,“那个时候我还小,没有听过八路,也当不了兵。心里面虽然恨鬼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后来,八路军的地下组织过来了,我还记得当时的司令员叫梁荣彪,是从延安派来的,到我们那一带组织抗日活动,成立儿童团、青年团等。”

这一支八路军地下组织的到来,为马光松参加抗日指明了道路。

“八路军刚来的时候,村里的条件很苦,吃不上,穿不上,但他们从不拿百姓的东西。看到他们打鬼子,觉得他们很好,所以也想参加。”马光松说,黄庄村的村民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家比较团结,而且思想进步。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私下里选举为青年团团长的。

“我们几个小伙子聚在一起,暗地里进行选举,看谁抗日厉害,谁送信送得好,最后就把我给选出来,做了青年团的团长,可带劲了!”想起当年的闯劲儿,马光松笑着说道。但是,这一份“荣誉”他却是瞒着家里的,谁也没敢告诉。

马光松家里兄弟比较多,一旦他参与抗日的事情暴露,一大家子人的性命就将遭受严峻威胁。他的父亲虽然痛恨鬼子,可也要为全家人的生命安全考虑,所以对他抗日心存顾虑。

“父亲曾和我说,‘孩子,你千万不要参加八路啊,万一被发现,我们这个家就完了\’。我那时候还小,听了爸爸的话,也觉得害怕。所以,我当青年团团长的事儿,谁也没敢说。”尽管如此,马光松依旧没有停止过参加抗日活动。这个时候,共产党也在四处寻找积极分子,最后就找到了他。

前来找马光松的人是他的一个表哥,名叫佐玉田。佐玉田私下找到马光松,悄悄地问:“我是共产党员,这个党很好啊!专门打鬼子,你要不要参加?”马光松顿时就来了兴趣,但为了家人的安全,他参与的这些事情一直都是秘密进行的。

秘密抗日 被选为青年团团长

说起除汉奸佐连九这件事,马光松记忆犹新。“这个汉奸住的地方一般人进不去,除非亲近的人叫门才会给开门。那一天,佐玉田带着两个乔装打扮的八路军战士去叫门,开门的是他婶子。”

“婶子,我叔在家没?”佐玉田问。他婶子不知道佐玉田的身份,对自己的侄子并无戒心,就叫他进去了。恰好佐连九出来,佐玉田二话不说,拔枪就打了过去。

“嘣”的一声枪响惊天动地。也许是因为紧张,第一枪没有打到要害,而是打到了佐连九的腿上。佐连九一边大叫着,一边跑。下一秒钟,又一声枪响,一名八路军战士赶紧补了一枪,爆了汉奸的头,然后三人迅速撤离。

第二天,佐连九死的消息传开了,大家都觉得大快人心……

1944年,马光松正式参军,一直坚守在抗日最前线,奋勇杀敌,不言退缩,直到后来被调入警卫连。再后来他又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可谓是半生戎马,无怨无悔,但每每回想起这些过往,还是杀汉奸、救书记这一次经历最让他难忘。

除大汉奸 村民欢呼大快人心

□晚报记者 崔希彩 郭笑

马光松年幼时干过不少大事,抗日战争年代,送情报、打鬼子、杀汉奸……每一件事,都危险重重,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掉脑袋。虽然也曾害怕过,但马光松从未退缩,始终勇往直前,为抗战挥洒着自己的热情、汗水甚至热血。

新闻推荐

沂源县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志明—— 数字,见证大发展

李志明...

沂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