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当年的抗战“兄弟连”如今只剩自己,94岁老兵熊加福追忆沙场岁月 即使牺牲也要与敌人决战

淄博晚报 2015-07-27 16:47 大字

熊加福老人讲到激动处,拿起大刀做出了杀敌状“俺当年,杀过鬼子,打过汉奸,威风着咧!可惜当年一起抗日上战场的兄弟,就剩我了。”回忆起曾经在抗日战争中的峥嵘岁月,94岁的抗日老兵熊加福的眼中充满了亮光,又带着失落和感伤。老人说,抗战的兄弟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南岩民兵。

来到沂源县大张庄镇南岩村,村庄在夏日里显得格外幽静。玉皇顶、南岩村、松崮顶……都留着当年抗日勇士“南岩民兵”们的战斗足迹,遗留的弹痕似乎也在平静地诉说着那段不可忘却的红色历史。

敌人拿着大刀疯狂屠杀

1938年夏,日本侵略者对沂蒙山区进行了疯狂的扫荡,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熊加福的家乡,也见证了日军的暴行,乡邻被杀,房屋被烧……一时成了人间地狱。“日本鬼子拿着半身高的大刀,到大腿位置的大刀,屠杀村民。”熊加福回忆起当年的惨状,不禁咬起了牙。

敌人侵略家乡,难忍屈辱,熊加福和几位村民从个人“小游击”,发展到组织全村力量,在1943年春天,他们组织领导的四十多人民兵队正式成立了。“齐心抗日,保家卫国,抗战到底!”在成立那天的宣誓大会上,这样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在熊加福的记忆里,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从未停止过,村子被扫荡过后,被烧的只剩灰烬,“鬼子杀人先看手,不杀手上有茧子的,这些人就是干活的大老粗,专杀没茧子的,文化人手上没茧子,鬼子害怕这些人带头抗日。”

首战告捷成功缴获13支步枪

“队伍有了,可枪稀罕啊!”熊加福说武器成了他们的第一个难题。因为当年战备物资的匮乏,民兵组织必须自给自足,没有弹药,南岩民兵就请打铁的人为他们每人做了一把特制的大刀。下地时,带一把锄头,身上藏一把大刀,以防村里突然出现危险情况。这把大刀对老人有特别的意义,至今还保留着。

民兵队成立后的首战在当年的4月初打响了,首战告捷,民兵无一人负伤,还成功缴获了13支步枪。“打胜仗后,附近村里的壮劳力都来报名打鬼子!”熊加福激动地讲述着。然而战争的残酷还在后面,熊加福说,大批伪军驻扎在南岩村东十里外的玉皇山上,经常到附近村里残害百姓,经过多次侦察和缜密部署,南岩民兵们决心除掉这个据点。

战斗惨烈战友牺牲自己负伤

接着,熊加福又参加了玉皇山和王家庄等战斗,这些战斗让这个20出头的小伙子明白了战争中不仅有胜利更有牺牲。“十月里的那场战斗真惨烈,俺队的于功臣被鬼子扒了心,赵成淮肠子流到地上还在杀敌,我的耳朵也没了……”回忆起1943年10月23日那天,熊加福脸上写满了悲伤。

好日子来之不易后代当珍惜

这场战斗中,熊加福的右耳被打穿,在天寒地冻的山洞里,他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割掉了严重溃烂的右耳。伤痊愈后他回到家乡,面对断壁残垣的悲惨景象,来不及缅怀惨死的战友,他擦干眼泪和乡亲们重建了家园,并继续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现在咱国家富强了,中国人终于不受欺负了,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我们拼的命也值了”。看到祖国日益强大,熊加福心里有着说不尽的自豪感。

如今抗战胜利已经70周年,当初在南岩村的战友们先后离世,到现在只剩下熊加福老人,但多年前的战斗场景,还时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采访中,南岩村的人提到熊加福都会竖起大拇指,而熊加福的3个儿子和5个女儿,也为拥有这样英雄的父亲感到自豪。对熊加福来说,祖国和家乡是最神圣的,容不下外族的一丝侵犯,而这种强烈的情感也会在他的后代,以及祖祖辈辈的中华民族中传承下去。

(文/图晚报记者李妍通讯员李志瑶)

新闻推荐

孝妇河流域治理须直面五大问题

...

沂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