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宜明:联合的力量

日照日报 2012-12-01 14:48 大字

本报特派记者 李林夕

全国报纸副刊好专栏二等奖

“老家日照大型人物纪实报道”之146

欢迎社会各界提供相关线索、人物资料以及联系方式。本专栏稿件版权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需经本社同意。

本社特派记者部联系电话:0633-81060998010009 邮箱:hhcb99@126.com

□ 王宜明简历:

王宜明,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沂源县人大代表。1965年9月出生于日照市后村镇马家岭村。1981年9月参加工作。199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1995年3月至2001年3月,历任山东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药用玻璃器皿的技术研发和企业管理工作,在药玻工作期间,与他人一起先后完成了“管制口服液瓶系列产品”、“小容量瓶罐行业用自控节能电加热料道”、“药用器皿试制”、“行列式制瓶机微机自动控制系统”、“ 20ml卡铂瓶”、“高白料模制药用玻璃瓶”、“轻量薄壁模制药用玻璃瓶”等多项市级以上科研成果。2001年4月,调任山东东风化肥厂(现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厂长。先后荣获临沂市一轻系统“八五”期间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山东省计量管理先进工作者、淄博市优秀青年厂长、沂源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沂源县十大杰出青年、沂源县优秀民营企业家、淄博市优秀民营企业家、振兴淄博劳动奖章、淄博市明星企业家、淄博市劳动模范、淄博市最具社会责任感优秀企业家、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他用一年的时间,让一个濒临破产的化肥厂扭亏为盈;

他用七年的努力,让这个偏远山区的厂子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这个创造非凡业绩的人是王宜明——— —— 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二次创业

2001年4月,一个消息在业内引起不小的震动:山东药玻总经理王宜明调山东化肥厂任厂长。

王宜明在山东药玻工作了近二十年,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企业蒸蒸日上之际离开,去一个濒临破产的化肥厂,让许多人为他捏了一把汗。

山东东风化肥厂是沂源县境内的老牌国有企业,1965年建厂,是当时山东省重工业厅批准建设的军工配套企业(三线企业),主要产品为硝酸铵和TNT炸药。东风化肥厂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取得了较好成绩。建厂初期,在施工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创下了“四个当年”(当年规划、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的豪迈壮举,也曾在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小氮肥行业创造过“远学大庆、近学东风”的不错业绩,是六七十年代创业的典型。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企业思想观念和企业变革速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和同行业先进企业,国有体制下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诸多弊端,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化经济需求,严重阻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到90年代末,由于连年亏损,企业陷入了发展缓慢甚至濒临破产边缘的困难局面。

从自己熟悉的行业来到一个陌生、且濒临破产的企业,对谁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岗敬业的精神,更需要一种超越自我、锐意进取的意志和胆略。

上任伊始,呈现在王宜明面前的企业状况比他想象得还要糟糕,企业管理混乱,职工人心涣散,生产装备落后,生产经营困难,他深深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万斤重担肩头挑,困难再多,只有咬牙往前走,重新创业!

经过分析研究各方面的情况,他认为造成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思想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不能正确面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二是体制落后,企业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僵化,不能适应市场化运作的要求,机构庞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三是管理落后,一些管理部门形同虚设,不能发挥管理部门应有的作用,管理方面缺乏进取,企业失去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四是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高耗低效的生产格局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问题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

扭亏为盈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王宜明理清头绪:对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是企业摆脱困境实现扭亏为盈,并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唯一选择。

来到东风化肥厂一个月之后,在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会议上,他向全厂的干部职工提出了“治理、整顿、充实、提高”的企业改革动员令,一场“转变思想、强化管理、稳定生产、挖潜增效”的活动在全厂迅速掀起高潮。

2001年下半年,从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员工作积极性入手,企业开始机构合并和管理人员调整,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理顺管理机制。中层编制大幅压缩,机关后勤重新定岗定编,后勤科室由原来的23个撤并为11个,生产车间也重新定岗定员,富余人员根据其他岗位人员情况进行了转岗分流。同时实行了工资分配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各车间、分厂建立经济责任制考核体系,职工工资由原来的固定工资制改为固定工资加效益工资,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企业管理考核制度,全公司建立了12大类400多项规章制度。在中高层管理人员中推行绩效考核制和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激励考核措施。

正是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了富有活力的企业管理体系,也使企业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实现扭亏为盈,止住了生产经营下滑的局面,管理的创新为推动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改变企业技术落后、高耗低效的困难局面,在当时资金十分拮据,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2001年开始,企业多方筹集资金,开始了长时间、大力度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活动。

2001年以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00多项,其中重大技改项目30多项。一大批“健身壮骨”的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企业效益,企业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01年不到1亿,大幅跃升到2011年的近16亿元,企业综合实力排名由2002年以前的亏损,到2003年后连续八年进入淄博市百强企业前列,2006年起企业连续六年进入中国化工企业500强。

企业在技术改造和创新活动中,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以提高资源利用为中心,从产品结构调整、废气利用、废水回用、废渣回收、热电联产等方面着手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取得了多项省级科技成果和80多项专利,奠定了在同行业中的技术优势地位。

技术的革新,增强了企业发展潜力,推动了企业的大跨步前进。在下大力气抓好企业经济建设的同时,王宜明和企业决策者也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力打造内创和谐外树形象的现代化企业。

企业在内部文化建设上,不只是把职工教育停留在空头说教上,而是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了以企业内部报刊《联合通讯》、内部考核文件《综合考核简报》等为阵地的舆论宣传和监督平台。在生产和经营两大环节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和“顾客为本”的质量观,全力打造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

全面提升企业素质、努力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的同时,企业也勇于承担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振兴教育、新农村建设、慈善救助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中去。近几年来,公司帮扶的各类物资和资金援助达到数百万元,为社会提供数十个就业岗位,安置下岗职工和务工人员200余人。

凤凰涅槃

企业在稳步健康发展,王宜明没有丝毫松懈,他清醒地认识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产权清晰、职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激发职工积极性、主动性,树立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摆脱企业生产经营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推动企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举措。

为此,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挖潜增效、治理整顿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王宜明将企业改革的重点转向了以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为目标的企业改革。事实证明,这是企业摆脱困境,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一步。

2003年4月10日,企业向沂源县改制领导小组提报关于进行企业改制的申请并得到批复。4月21日,在原山东东风化肥厂基础上改制成立了山东联合化工有限公司。

2006年2月28日,山东联合化工有限公司二次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了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通道。

2008年1月7日,中国证监会审核委员会通过了公司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2月20日,公司首次发行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这是企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王宜明说,“企业上市对推动和加快企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为加快企业发展构筑了新的平台,为加快推进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充实拉长产品链条,壮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王宜明和他的决策班子确立了“内涵充实提高,外延扩张壮大”发展战略,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付诸实施,实现了企业规模的低成本扩张。

2003年7月24日,公司对濒临倒闭的原沂源县化肥厂实施租赁经营,并于11月成立了沂源联合化肥有限公司,实现了联合化工和沂源联合化肥两个企业资源的优势互补,在巩固提升企业主导产品硝酸、硝盐、硝酸铵等优势地位的同时,为以合成氨为原料的下游精细化工产品如甲醇、三聚氰胺等产品的建设投产创造了条件。为了减少机构设置,整合管理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扩大企业规模,2010年2月,公司对沂源联合化肥有限公司进行了吸收合并。

2008年2月,企业上市后,公司加快了对外资本重组的步伐。2008年4月7日,公司出资收购了枣庄吉强化工有限公司,并于5月控股成立了山东联合丰元化工有限公司。2008年7月27日,公司整体收购了新泰宏达化工有限公司。随后于2010年2月,对当地的另一家化肥企业泰安双丰化肥有限公司(楼德化肥厂)进行了兼并重组,成立了山东新泰联合化工有限公司。目前,联合丰元公司和新泰联合化工公司均已恢复正常生产。在子公司联合丰元投运的 10万吨硝酸项目,在新泰联合化工投运的3万吨三胺项目以及即将竣工投产的5万吨苯酐项目等,为优化子公司产品结构,推动子公司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山东联合丰元公司和新泰联合化工公司的相继成立、复产和扩建,使企业的总体规模得到了迅速壮大,企业的整体运营模式也向集团化方向转变,带动了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企业“内涵充实提高,外延扩张壮大”的发展战略结出丰硕成果。

十余年的拼搏进取,从接手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到经过治理整顿在短时间内扭亏为盈;从推动企业改革改制到历经艰辛成功上市,实现企业跨越发展;从克服2003年的“非典”冲击到抵御2008年的金融风暴,企业发展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困难和风险。在创业的道路上,在劳累奔波的日日夜夜里,在难以顾及的孝义亲情里,王宜明的付出与压力,可想而知。

进入2012年以来,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已使众多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难的局面,联合化工又将迎来一次大的考验。但是人们相信,有这样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掌舵人,联合化工一定会渡过难关,实现更好的发展。 

新闻推荐

点击放大月日山东省沂源县东高庄小学的学生们与家长一

3月21日,山东省沂源县东高庄小学的学生们与家长一起用草木灰画“粮囤”。沂源县农民有“打粮囤”祈福丰收的习俗,人们在自家院子或大门前用草木...

沂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