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打造新生态,拥抱“新物种” 奔跑!十年药企如何变“瞪羚”

大众日报 2021-01-05 10:05 大字

□ 本报记者 马景阳 宋亚鲁

本报通讯员 徐 浩 房静

2020年12月初,荣昌制药(淄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淄博荣昌制药”)员工任刚在网上发布的一条小视频“火”了。搭配极富动感的音乐和特效,视频展示了一条现代化的药品生产流水线,以及“复方大青叶合剂”的生产过程。这段视频在“荣昌人”朋友圈里被广泛转发。

12月18日迎着冬雪,记者来到淄博荣昌制药,亲眼见到了视频中的生产线。自动、高效,远比视频里的真切。

拥有一流生产线,按理说应该也会有一流的营业额吧?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淄博荣昌制药的业绩一直不温不火。淄博荣昌制药首席执行官姜存敏说,那时候企业更多是在蓄势,埋头苦干是企业与生俱来的“性格”。干什么呢?——研发创新,是深入这家企业基因骨血的一件事。

荣昌集团作为大青叶系列、甜梦系列、健脑补肾丸等多种产品的发明者,深谙研发创新的重要性。淄博荣昌制药每年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3.5%。“研发创新一定花钱,但也让我们受益。”做技术出身的姜存敏多次提及企业在研发上的努力。

在已有医药种类的基础上,企业一直坚持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二次开发,正在推进的大青叶合剂儿童用量验证工作完成后,便可生产“儿童药复方大青叶合剂”,这无疑相当于一个新品种;而对于口服液的包装材料,企业也一直走在探索前沿,从玻璃瓶到PVC材料再到现在的PT复合包材,每次包材的相容性研究都需要千万元以上的投入。作为回报,目前“甜梦口服液”销售额已达2亿元。同时得益于强大的研发能力,该企业还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其中7项被纳入2015年版《中国药典》。其中大青叶合剂的国家药典标准,就是荣昌制药所制定。此外企业还取得各类专利近90项、商标13个。

战略调整、创新发力,不再只顾着埋头苦干的淄博荣昌制药终于在近几年迎来成长的“大爆发”。其2017年到2019年年产值依次为2.7亿元、4亿元和5亿元。

12月中旬,经历十年风雨的淄博荣昌制药收获了一份成长“大礼”。在2020年度山东省瞪羚企业名单中,淄博荣昌制药赫然在列。

“别看瞪羚小,但跑得快,成长快。”淄博高新区科学技术与工业局局长田金宁说,截至目前,淄博高新区共有40余家企业入围瞪羚、独角兽企业名单。

去年10月,《淄博国家高新区独角兽生态岛发展愿景》重磅推出,这也意味着,淄博高新区要成长为瞪羚和独角兽企业更加有力且坚强的“草原母亲”,让更多的跨界“新物种”开拓传统产业新市场,催生新经济。

新闻推荐

退役军人自费办“国防教育基地”

基地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他曾是一名军人,脱下军装创业成功后,个人筹资3000多万元将一座荒山建成了民间国防...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