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多所房屋有了专属“身份识别码” 淄博高新区“一房一码”房屋地址库正式上线

大众日报 2020-12-29 09:59 大字

□大众报业记者杨淑栋毛琳琳报道

本报淄博讯12月24日,淄博高新区举行“一房一码”房屋地址库上线仪式,在全省率先开展“一房一码”登记制度改革,通过搭建统一房屋数据库和登记应用服务平台,建立起房屋信息、市场主体信息一一对应、实时更新、有错必纠的动态管理机制,打造了基于数字地址的住所登记注册新模式。

今年淄博高新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一房一码”房屋地址库改革,通过整合公安、民政、自然资源等现有地址资源,对区内房屋地址进行“大数据”归集,融合成一份全面的地址“底板”,赋予每栋房屋有效期内唯一的二维码作为“数字身份证”,生成精准、动态的“一房一码”云数据库。

“房屋地址库上线运行之后,高新区内12万多所房屋拥有了专属的‘身份识别码’,市场主体申请登记、变更时,通过政务服务系统与地址库的互联互通、及时共享,实现了高新区企业精准定向登记服务,有效破解了以往自主填报地址信息带来的表述不规范、虚构地址的问题,提高了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的统一性、唯一性和准确性。”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场主体科科长邵文超介绍,他们创新推出了一套动态全闭环的核验模式,二维码在生成7天后有效,此二维码一旦经过行政审批部门核验比成功后,工作人员将对此二维码进行失效操作,如需再次使用需经房主同意生成新的二维码,保证了房屋二维码在使用时的安全性。“从房屋认领到二维码生成、使用、时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市民可以通过关注“淄博高新区一房一码”微信公众号,对名下的房产进行认领,认领完成后即可生成房产专属“二维码”,整个过程仅需几十秒,无需经过繁琐手续、提供复杂资料。今后,市民可以凭借此二维码在登记注册时实时验证房产信息,避免了名下房产被他人冒用注册企业的风险。

在淄博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记者看到市场主体在进行登记注册时,申报地址由“填写”改为“验码”,输入验证码即可获得所有需要的信息,不再手工录入,节省了登记时间;通过智能自主终端进行登记时,申报地址由录入改为扫码,扫描二维码即可实施房屋真实信息,无需人工录入,便捷注册登记。在试点阶段,群众好评率已经达到100%。

此外,“一房一码”云数据库搭建商事主体登记、监管、服务、信用一体化平台,实现了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数据驱动、跨部门协同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为优化高新区营商环境,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闻推荐

淄川区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认调认赔”工作机制寻求公益保护“最大公约数”

近年来,淄博市淄川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系列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认调认赔”工作机制,综合...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