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教育路径 提升生命意识 临淄一中开展劳动教育侧记
□本报记者李光桢通讯员于国柱
临淄一中校长孙正军长期致力于对现代学校教育、未来学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传统文化底蕴+现代生活气息+未来梦想追求”的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设想,积极开展德、智、体、美、劳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在劳动教育的设计与实践中,形式多样,效果突出。
空中农场体验农业劳作
临淄一中是一所城区老校,该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孙正军校长颇下了一番思考。2014年,他利用学校旧、危房改造的机会,设计完成了一处房顶“空中农场”,在有限的空间内,硬生生地开辟出了学校的“一亩三分地”。
孙正军校长认为,育人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其筋骨”,更是“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一项综合多种品质的、基础性培养活动。学校的“一亩三分地”被分成了二十多个田畦,应季耕种,让学生知道了春夏的黄瓜、茄子,收获了秋季的小麦和玉米,也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阳光温室开展科技种植
校园有一隅人迹罕至,闲置多年,孙正军校长别出心裁地建设了一座三层的阳光温室。因为封闭良好,光照充足,适合四季种植。一层最接地气,学生们在里面种下了香蕉、火龙果、桂花树、罗汉竹等实验性植株。流水小径,只可容足,置身其中,温暖馨香,宛如南方。二、三层是生物学科老师和学生进行无土栽培、教学活动基地,学习实验,活学活用。
一颗种子如何生根发芽?如何开花结果?植物有哪些多样性?这些原来“纸上得来”的知识,在这里成了鲜活的现实。学生亲手种植,每日观察,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变得真实有趣。如同一棵棵旺盛的植株,凡是走进阳光温室的学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长着。
体验中心锻炼生活技能
孙正军校长尊崇“教育即生活”的理念,经过五年的努力,完成了学校“五大活动中心”建设。其中,生活体验中心成为学生最活跃的所在。每个学期,全校四十个教学班、两千余名学生都要以班为单位在这里开展生活技能学习体验活动。他们可以举行自助餐班会、图书漂流、生活设计等活动,感受更加丰富的生活场景,锻炼生活能力。
孙正军坚信,不论人们对教育有什么样的理解和认识,最终必定是回归于生活——生活是生命的最真实现场。学会生活才能懂得并珍爱生活,这关系到对生命及未来的态度。
卫生环境培养主人意识
校园、班级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清洁卫生的校园、班级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临淄一中的环境卫生实行“双轨保障制”,除了值日安排外,更多的由学生自主、自愿承担。教室地面、校园卫生区由安排的值日生负责,其他如教桌、门窗、室内花卉等则由学生自主、自愿承担。为此,各班级成立了自主管理委员会,以保证工作的有序、实效。
“当学生能够自觉、自愿为班级和学校尽自己一份力的时候,他们在劳动中会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会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主人公意识。”孙正军校长这样解释。
志愿公益感受责任担当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能给学生多大的教育场域,学生就会有多大的未来前景。临淄一中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法规宣传、爱老敬老、环保卫生等志愿活动,让学生在志愿活动中感受时代责任和社会担当。
孙正军校长经常引用这样一句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立志建设一所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现代生活气息+未来梦想追求”的学校,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强烈规则意识、长远未来眼光”的现代学生。他认为,开展志愿公益活动,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教育场域之一。
空中农场、阳光温室、体验中心、卫生环境、志愿公益,从学习到生活,从室内到校外,从自我到公益……临淄一中劳动教育的开展,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孙正军校长“只有不断扩大教育场域,不断提升生命意识,学校教育才能正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之问,才能承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理念。
新闻推荐
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发挥人才载体优势 南郊镇:唯才是举 以智赋能
□融媒体记者刘靖通讯员钟星平一座座采光良好、通风顺畅的拱形大棚内,一株株状如蜂窝、形似羊肚的食用菌正在...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