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份核酸的“阴阳战纪”
我们是一支勇往直前的“特战队”!(王丹青/摄)□本报记者魏敬敬通讯员王莉蒋晓楠
这是一支勇往直前的“特战队”。3个月来,他们挺身在与新冠病毒最近的地方,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完成核酸样本检测9000多例,占淄博市总检测数量的1/3。
这是一群敢于拼搏的“擒拿兵”。在只有5名专业检验医师的有限条件下,为全力保障完成各级清零任务,他们同心协力、守望相助,日检测量最高达到627例,接近平日的6倍。
这是一个甘于奉献的大家庭。他们之中大多数的爱人也身处一线,疫情期间双双舍下老人、抛下孩子,连轴奋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只为将全市的疫情防线提前一点,再提前一点。
贴身肉搏 90天为9000份核酸“断阴阳”
2019年岁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医疗阵线举国战备。
自武汉市公开“新冠病毒肺炎”,久经实战考验,深知呼吸系统传染病之迅疾狠毒的临淄区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便开始着手防疫事宜。1月20日采购新冠病毒核酸试剂,1月24日完成检测备案。几乎在淄博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星夜驰援同时,科室成立了新冠病毒核酸采集小组和检测小组,以核酸检测这柄高科技利剑,挺立于临淄及周边百姓身前,牢牢守住了淄博防疫的东大门。
“核酸检测概括而言,就是通过实时荧光PCR技术,让病毒的核糖核酸,即RNA在3—5小时内现出原形。”临床微生物科主任曹红云如是介绍。而这3—5小时,就是技术人员与病毒贴身肉搏的沙场。
记者在临淄区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看到,这里按照工作流程,分成试剂储存和准备区、样本制备区、扩增区、产物分析区四个区域。为最大限度提高利用率,每个区域工作完成后立即启动消毒,同时检验医师和样本转入下一区域。
“每天的工作从拿到样本开始,然后试剂分装、核酸提取、合成扩增、检测结果判定,最后信息录入、上传报告。”曹红云向记者描述。
为确保检测准确性,送检样本一般有鼻咽拭子、痰液和肛拭子取样等多种形式。检测人员身着三级防护装备进入实验室,先在样本制备区将标本包装桶小心打开,逐一核对后,进行分类、核对、编号、灭活等预处理。如果是痰标本,还需比鼻咽样本多一步“匀化”处理。这一步可以说十分凶险,因为面对的都是活病毒,箱子一打开,整个空间就会处于污染状态。每天如此近距离接触病毒,无异于在刀尖上行走。
待标本分离完毕,将表面无菌化处理后,开始核酸提取,这是整个检测流程中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一步操作。它需要在样本中加入提取剂,把病毒破坏,让核酸释放出来。在医院没有引进核酸自动提取仪之前,这一步骤需要手工不断重复开盖、取盖、加样的动作,时刻处于与病毒核心最近的距离。由于提取的核酸物质为RNA,还需要加入一种叫做“反转录酶”的物质,将其反转成一种特异的DNA,即cDNA,接下来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cDNA展开。
“这个步骤里,需要借助扩增试剂盒内的DNA聚合酶、引物和碱基,让cDNA不断复制,让它的数量呈指数式增长。同时,试剂盒中还有一种叫荧光探针的东西在释放荧光信号,cDNA每完成一次扩增,就会产生一个信号分子,被检测仪记录下来。理想状态下,如果样本中有新冠病毒,那么在cDNA完成预定次数的扩增后,检测仪记录的数值就会形成一个逐渐上升的S形曲线,检测结果为阳性;如果没有类似的S型曲线,检测结果就为阴性。”曹红云向记者描述病毒诊断的原理。
在这样直抵核心的“扒皮式”透视下,一个个病毒样本的“阴阳属性”原形毕露。两个多月来,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共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样本9000余份,检测量占全市标本数量的1/3,圆满完成了坚守防疫第一线的检测任务。
“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新冠病毒的阳性病例,但从中排查出不少甲流、乙流患者,及时采取了有效治疗方案,避免了病情恶化和恐慌情绪蔓延。”曹红云介绍道。
在对临淄区最早一批新冠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筛查中,发现一位84岁的老大爷有发烧、咳嗽、憋喘等症状,胸部CT显示双肺已经半白,情况十分危急。但经过反复核酸检测,确定病人新冠病毒结果为阴性,感染的是甲流病毒!这个结论让老人的亲人及村邻心里的包袱落了地。入院及时给予抗病毒及其他对症治疗后,老人很快就症状缓解,不久就康复回家。
清零助攻 最高日检测标本627例
战疫初期,局势严峻,大量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者心情焦虑。为早一分钟确诊样本结果,让病人及家属心里的石头落地,临淄区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不管加班到多晚,始终坚持当日标本当日清。
随着全市监管场所“清零”计划启动,科室的担当意识、协作精神和检测潜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在淄博市卫生健康委的统一调配下,除了临淄区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群体的核酸样本检测,实验室还承担了多个监管场所样本的批量筛查任务。按照曹红云的统计,“清零”前一周内,实验室须完成3000例样本的检测和诊断,这远远超出了平时日均100多例的工作量。
“越是非常时刻,越要主动担当!”上下齐心的担当意识,让微生物科全体人员迸发出昂扬的斗志,在仅有5名核酸检测医师的有限条件下,他们有序分工,密切配合,高效利用差时排班,把在岗时间硬生生延长出一个班次。
记者在科室值班表上看到,3月7日—12日,科室每天最早一班次6点到岗,上午11点左右出实验室。第二个班次8点半到岗着手准备,待第一班次出实验室后紧接着进去。每天最后一个班次结束,往往都在深夜11点以后。与此同时,科室其他人员全程全力协助,轮流值外围、听小夜,保障了实验室高效的协作和运转能力。
如是5天的高效运转,临床微生物科提前完成了2990人份监管场所大批量样本的筛查,最多的一天,检测样本627份,相当于过去日均工作量的6倍。这段激情澎湃的时光,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成员都感慨万千。
新冠病毒因具备极强的传染性,其核酸检测的过程堪称十分艰辛。检测中需要高度聚精会神,尤其是样本处理环节,每次取样、加样要精确到微升,这是最耗体力的步骤。在狭小的空间里,几个小时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再加上三级防护装备的缺氧高温,护目镜上水汽的干扰,对精力和体力的耗损非常大。经常是一出来呼吸到新鲜空气,就会本能地感觉头疼欲裂、恶心反胃。
“每个进过实验室的团队成员都因疲累呕吐过,但没有一个抱怨过。”曹红云这样讲的时候,眼里一下子就起了泪花。相比于高质量的检测能力,团队的大局意识、担当精神和协作能力,是这场疫情之下更让科室引以为豪的核心实力。
疫情发生时临近春节假期,临床微生物科全员自觉取消休假,全天待岗,随时备战。他们大部分都是双一线家庭,如科主任曹红云的爱人是警察,其他几位的另一半也都是医务工作者或机关事业人员。他们为了防疫大局,放弃春节团圆,舍下老人与孩子,全力奋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圆满打赢了微生物领域的这场“擒毒之战”。
专业缉拿 让病原学防线护佑更多百姓
国内疫情大局稳定之后,国外输入病例成为各地市的防疫“牛鼻子”。
3月22日下午3点多,顺利完成当天的检测任务后,连轴转了近两个月的曹红云好不容易回家歇了个午觉,朦胧中接到医院电话:一个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到隔离点第二天就开始发烧,CT显示肺部有磨玻璃影改变。专家组马上意识到事态紧急:若病毒核酸为阳,这将是临淄区第一例确诊病例。必须马上进行检测,瞬间困意全无的她,边摸起电话通知团队其他成员,边披着衣服冲出家门。等检验人员穿戴防护完毕,该留学生的拭子样本刚好送到。检验人员立即入室,曹红云值外围,偌大的微生物实验室,为这1例核酸标本启动了复杂严谨的检测流程。晚上8点半,在一众忐忑的等待中,检测结果终于出来了:阴性!但一次结果并不意味着危机解除。24小时后,继续对该留学生进行咽拭子和肛拭子采样,检测结果显示仍为阴性。但由于患者肺部影像改变仍然存在,体温也是反反复复,为保险起见,临淄区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又反复进行了抗体检测,并每周采集检测样本两次,前后光是核酸检测样本就有十几个,直到患者度过隔离期,完全解除风险。
除了做好检测,临淄区人民医院微生物科还承担了大量核酸样本的采集任务。临淄多个新冠肺炎疑似病人隔离点、监管场所,都留下过他们白衣执甲的身影。这种无畏无私的底气,源于科室强大的根基与实力。
临淄区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是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曹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辉教授指导下建立的山东省首家呼吸感染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捆绑式发展的科室。科室在2016年初的“甲流妈妈”大考事件中第一次崭露头角,走进全国视野,此后步步精进,打造了细菌、真菌、病毒、结核四大诊断体系,将传统微生物检验技术与质谱技术、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有机结合,大幅缩短了病原体检测时间,提高了病原学的准确、快速检出率,检测范围覆盖济南、滨州、潍坊、东营等周边地区。2018年获批淄博市呼吸感染与临床微生物重点实验室,2019年获批淄博市病原学分子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疫情初起时,院长路世勇就郑重叮嘱院长助理、淄博市呼吸感染与临床微生物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波:“考验我们的时机到了,务必要承担起市级重点实验室的责任。”
如今,在团队的齐心协力下,在发热门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全院科室的密切协作下,临床微生物科顺利通过疫情大考,满分提交了检测数量、担当意识与团队精神的答卷。
“大疫检验了我们的检测能力,也让我们看到微生物实验室在疾病防治方面的优势与广阔前景。未来,实验室将继续本着‘为每一位感染患者找到病原学’的宗旨,突破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瓶颈,增强对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的预警和防治能力,探索新的诊断及治疗手段,为呼吸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及防控提供技术支撑体系,努力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感染与临床微生物诊疗创新平台。”刘波展望。
从临床微生物科建立之初,他们就明白: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是杜绝重大社会传染病的重要关口,也是做好基层民众健康保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正如王辰院士在对疫情总结时说过:“我们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必须把临床和预防高度结合起来,这才是人间正道。通过这次大疫,我们民族必须增长的智慧,就是对医学科技的高度重视。”
越是自信和强大的民族或集体,越能在赞誉中发现不足,在危急中发现机遇。
“目前我院临床微生物科的检验项目已有100多项,仅病毒鉴别诊断项目就有20余种,居同级别实验室的前列。希望通过此次疫情的检验与催化,今后实验室能与疾控中心等部门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在呼吸传染性疾病、其他感染性疾病诊断等方面的所长,守牢传染病的基层防线,全力守护淄博东部及周边百姓平安。”院长路世勇如是总结。
大疫之下的一场“擒毒记”,好似一面镜子,照出了临淄区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的综合实力,也掀开了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团队“用高科技守护百姓健康”使命的全新征程。
【相关链接】
临淄区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在山东省率先建立,并示范感染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捆绑式发展模式,是淄博市卫生健康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培育单位)、淄博市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呼吸感染专科、淄博市呼吸感染与临床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淄博市病原学分子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市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首都医科大学呼吸感染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核心成员。
科室承担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5项,主持省市级课题4项,以第一和共同第一作者在EuropeanRespiratoryJournal、PLoSPathogens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淄博市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2018年度山东省细菌耐药监测数据报送先进单位三级医院第一名。临床诊疗病例在世界卫生组织重症流感抗病毒治疗研讨会、中国呼吸学科专业平台《呼吸界》、京港感染论坛等交流,科研成果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黎明通讯员郭显“能被抽调参加‘四进’攻坚,我很荣幸,能直接给群众办点实事,心里很踏实。”这是...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