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流程再造”砸实政务服务创新

淄博日报 2019-08-19 01:14 大字

□本报记者徐勐特约记者魏其宁通讯员陈颖

“我早上九点半过来的,一个多小时,所有手续就都办结了。”8月16日上午11时,博山区市民孙丰芹拿着刚发出的淄博吉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公章等一应手续,脸上露出了笑容。

记者抬头望去,“企业开办绿色通道”的牌子醒目地贴在博山区行政审批局服务窗口顶端,工商登记、印章刻制、银行开户和税务事项等流程窗口紧挨在一起,前来办事的群众有序地簇拥在窗口前。

“流程再造,是推进制度创新的根本。”博山区委书记刘忠远说,我们拿出一批流程再造的举措,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完善“并联审批”、“帮办代办”等机制,通过审批流程重构重塑,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提供高效率、高质量服务,构建优质营商环境。

说话间,源泉镇中皮村村民节光明向记者走来,“我们办理三个猕猴桃种植户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总共用了半个小时的功夫,工作人员说从镇上也能办了。”

着眼于社会各界关注热点,博山区开通了“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和建设项目审批”三条绿色通道,倒逼审批流程再造。仅“企业开办绿色通道”,目前已为辖区1000余家企业快速办理了相关手续,平均办理时间为6小时,最长办理时限不超过1.5个工作日。

“您的业务已经办理完毕,请收好受理通知单。”“这么快,那我多长时间来拿证。”“三个工作日,可以选择自己来取或者免费邮寄给您。”……

在相隔不远的“不动产登记绿色通道”,记者看到,市民刘彬递交不动产变更登记材料20分钟后,工作人员就给出了办结答复。通过整合不动产登记、中介、审图、税务、银行、公证、公积金等多个窗口在一个区域内依次办公,该区实现了二手房转移登记和抵押登记业务最长3日办结,多数登记实现当日办结。

流程再造,打破了部门之间的桎梏,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条框。

“不仅审批时限缩短了,效率也进一步提升。”博山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刘宣庆介绍,“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实行了项目联审会制度,将建设项目通过联审会“虚拟审批”,各部门集中会商并提出意见,及时将预审情况告知项目建设方,节省审批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即使不符合条件的也让企业提前知晓,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资金浪费。

今年6月3日,淄博市首张银行代办的企业营业执照,在农业银行博山支行发出,标志着博山区“营业执照进银行”业务全面推开。

博山区深化分层分类审批改革,积极推行“就近办”“全城通办”,政务服务全面升级。

通过金融单位网点推行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模式,引入刷脸认证、电子签名、在线打印纸质营业执照等科技手段,打造“互联网+政银服务”新平台。同时,对涉及面广、审批程序简易的事项下放到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将个体工商户登记、变更、注销等许可权下放到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和出证,“全城通办”在辖区内可异地办理,最终数据传输到区级进行审批,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和企业少跑腿。目前群众在辖区10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已办理2100余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流程再造”效果好不好,要由群众和市场主体来评价。

博山区成立了50人的“政务服务秘书”团队和20人的“政务服务志愿者”团队,服务于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商会协会和老弱病残孕等人群,通过签订政务秘书专职服务协议,预约办理、延时办理、上门代办等措施,着力提升为市场主体和特殊人群服务水平。截至目前,“政务服务秘书”团队已为辖区企业提供服务194人次;“政务服务志愿者”团队为老弱病残人员提供服务278人次。

记者了解到,博山区目前正在探索工业投资项目“1+N”审批制度改革,以“拿地即开工”为目标,创新承诺审批制、区域评估评审、帮办代办等方式,着力推进流程再造,全面提升审批效率。

新闻推荐

山岭上也能跑出平原的感觉

16日上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滨莱高速淄博西收费站,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感受滨莱高速这条双向八车道的山岭重丘区...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