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村上直播
进入草莓采摘季的上瓦泉村,张灯结彩,喜庆热闹,还有巨型的草莓塑像,吸引游人拿出手机拍照摄录,现场直播。在上瓦泉村举办的“中国·博山第六届草莓采摘季”及“博山镇农文旅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吸引了众多媒体采访、直播。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上瓦泉村,钢结构大棚里,王金成给来自博山区实验幼儿园研学游团队的孩子们讲解有机草莓种植的科普知识,随队的教师打开手机进行网络直播。草莓大棚里,使用手持装备的网络媒体记者现场录制特写视频。王金成带领村民,使用网络直播,邀请观众到上瓦泉村采摘草莓。他的身边,是博山当地以舞蹈才艺闻名的两名“网红”少年。一位游客对采摘到的白草莓很感兴趣,让朋友帮她拍照。王金成带着刚刚采摘的草莓,到上瓦泉村敬老院给老人们尝鲜,网络媒体记者用手机录下温暖感人的片段。□记者卢鹏
通讯员陈颖徐慧报道
一边是偏远的山村、面庞黝黑的村党支部书记,一边是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研学基地,这一“土”一“洋”,似乎不搭调。然而,带领村民致富的初心和改革创新的决心,把他们揉合成一个整体,成为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平均每个大棚卖出2600多斤,均价超过20元1斤。”清明假期过后的4月8日,记者采访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上瓦泉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成,得知这届大棚草莓采摘季(自头年的12月到来年5月),上瓦泉的有机草莓又卖出了好业绩,除了从电商平台上销售的4000多斤草莓,其余绝大部分被采摘游客买走。
到上瓦泉村的采摘游客来自淄博、滨州、青岛、烟台、莱芜等周边地市,还从江苏来了六波自驾游。其中不少回头客,更多的采摘游客是从网络上看到有关上瓦泉村的直播视频、图片,慕名而来。
电话里,能听出王金成的高兴劲儿。让记者不禁想起两个多月前他和村民在直播镜头前卖力推销的场景。
“来上瓦泉村,摘有机草莓……”1月27日,“中国·博山第六届草莓采摘季”启动仪式在上瓦泉村鑫洼休闲农业园举行,宽敞明亮的钢结构大棚内,平时不苟言笑的王金成变身“群众演员”,在现场网络直播记者的指挥下,反复优化镜头前的表情和动作。
当天,上瓦泉村游人如织,其中有来自博山区8所小学和幼儿园600多名师生组成的研学游团队。现场有30多家媒体采访,游人也纷纷开动手机上的网络直播。果红叶绿的大棚,丰富的文艺节目,还有开心的孩子,让上瓦泉村成为网络媒体平台上的一个热点。
从2014年开始,上瓦泉村连续举办六届草莓采摘季,现在村里共有有机草莓大棚108个,可同时接待5000人自由采摘。
上瓦泉村身处群山怀抱之中,距离博山城区约35公里,全村现有人口1470人,人均可利用土地达到9亩之多。因位置偏僻,思想保守,过去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亩均收入不到1000元。上瓦泉村原是省级贫困村,村集体经济不足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
在外创业成功的王金成,怀揣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愿望回村,2007年,他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结合上瓦泉村生态环境优势,王金成带领村民从零做起,推广有机农业,上百亩有机蔬菜大棚,5000亩有机黄桃、苹果,500亩有机草莓……在走南闯北,为有机果菜找销路的过程中,王金成领略到互联网经济的效力。从2013年开始,在博山镇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上瓦泉村在微信等自媒体上建立营销平台,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推广上瓦泉村的有机农产品和采摘旅游。
从去年的草莓采摘季开始,邀请直播网红现场直播。今年,还在现场举行数字摄影展。通过网络聚拢人气,让上瓦泉村成为博山当地“网红级”的旅游打卡目的地。
现在,上瓦泉村村民种植的有机大棚草莓,一亩每年最多可收入7万余元。2015年,上瓦泉村实现脱贫,2018年,上瓦泉村实现人均收入近20000元,村集体收入180万元。因工作业绩突出,2016年,王金成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新闻推荐
陈柳来,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山东文学》、《农村大众报》、《云南经济日报》、《开封日报...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