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127个村居完成清产核资,95%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 家底清了,股改驶入快车道
□本报记者 路意
探讨按农龄股确定享受股权人员,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探索资源量化方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倡推行静态管理,谋划子孙后代的集体资产权益……截至2018年年底,周村区127个村居完成清产核资,95%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
股改的首要任务是清产核资。“磨刀不误砍柴工”,清产核资工作进行过程中,区农业农村局及各镇办始终把业务培训当作清产核资工作开展的先手棋。重点培训农村股改工作程序、清产核资、成员认定等关键环节,确保基层都有明白人。“工作中,各村居均做到了该有的程序一步不能少,该开的民主会议一个不能少,需要群众签字的环节一个不能省,必须公开的内容要真公开,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稳妥推进。”区经管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工作组对集体收入低于10万元的村进行调研时,发现部分村居存在经济合同不规范的问题,致使村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制约了村级经济的发展,而此次“股改”正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契机。对此,工作组借势借力加快推进,全面清理各类经济合同,坚持保持稳定、村民自治、立足实际、平等协商的原则,从易到难依次进行,并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梳理掌握农村资产、资源状况,对每份合同认真分析、划分类别,针对不同类别的合同制定不同治理方案,避免激化矛盾。各村对清理出来的合同进行逐一评议,看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履行到位、群众是否满意。对于程序违法、价格过低、期限过长、改变用途、拒不履行的合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邀请司法等部门进行集体研判,废止、终止或依法重签。由区财政统筹资金,各镇村全部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各村清产核资工作,既保证了公正公开,又提高了进度效率。通过合同清理,摸清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使用现状,解决不规范合同问题,为下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奠定基础。
工作成绩的取得,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认可。山东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8年第13期工作简报专题介绍了周村区在清产核资过程中清理规范经济承包合同经验做法。
在1月份召开的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区委副书记、区长刘伟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围绕产业振兴,‘一村一策’确定各村主导产业,持续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提高资产资源运营管理水平,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如今,股改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股东”们将在村集体的带领下,找准特色优势,盘活集体资产,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年内全部消灭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
截至2018年年底,全区完成清产核资的村127个,占总村数的100%;已完成数据导入省清产核资系统的村127个,占总村数的100%;完成成员资格界定的村126个,占总村数的99.2%。完成资产量化的村126个,量化资产12.95亿元,确认股东数量11.31万人。
新闻推荐
为促进青年教师业务快速成长,近日,皇城一中举行青年教师座谈会。李秋军校长结合课堂教学改革与本校青年教师实际情况,分...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