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田野到创新之城 从“弹丸之地”到“一区多园” 1992:高新区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区是淄博的“特区”,是在全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她的诞生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要求,顺应了世界科技发展的迅猛潮流,反映了淄博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是强市富民的战略之举。
1988年3月,借国务院把淄博列入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的契机,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淄博工业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战略设想,启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组织筹建工作。1990年3月,举行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奠基仪式,拉开了园区建设的序幕。1992年11月,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国务院批准为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审定规划面积7.04平方公里。同年12月,被省政府设立为外向型工业加工区。1993年2月,国务院授权国家科委正式授予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铭牌。同年7月,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项工作全面启动。
创新为魂,砥砺奋进。建区26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淄博高新区高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矢志创新创业,勇于改革攻坚,奋力争创一流,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的奋斗之路,谱写了一段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跨越发展的创业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高新区已从一片乡村田野,加速发展成为一座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科技城。她先后获批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科技服务业试点园区,并被认定为国家新材料、先进陶瓷、功能玻璃、生物医药、创新药物孵化、聚氨酯特色产业基地和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获批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电子元器件产业园、软件产业园、物联网基地、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服务外包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条规模化、集群化、特色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实现了从最初的“弹丸之地”到如今“一区多园”的历史性跨越。
高新区坚持走“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着力培育和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前景好的特色产业,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着力培育大企业,帮扶优势强企业膨胀发展,高水平规划建设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健康产业等13个专业产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壮大。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综合保税物流园、齐鲁电商谷等园区初具规模,园区发展活力明显提升,形成了以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健康、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一批高端服务企业入区发展,综保区创建稳步推进,保税物流中心业务规模保持高速增长,30多列中欧班列成功开行。
1993年至2017年,淄博高新区火炬统计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从3.82亿元增长到762亿元,增长198倍;营业总收入从5.83亿元增长到2310亿元,增长395倍;工业总产值从5.73亿元增长到2151亿元,增长374倍;固定资产投资从2.17亿元增长到451亿元,增长207倍,对区域发展的贡献不断扩大。乘势而上,快马加鞭,高新区已成为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新闻推荐
根据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要求,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委改革办、市编办、市政务服务办、市电政信息办组织各区县(含高...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