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力给我们的坚守
□路栋
“一项研究,一项改革,靠什么持续下去?研究的持续,需要外部支持,但是只有外力不行!任何事物真要长大,真要有力量,必须要有内生力。有内生的自主力量,才会以学促自明,以思促自得,以省促自立,以行促自成。
实现精准的定位。想让学校师生在共同愿景的描绘中重塑文化实现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必须具备内生力,新基础教育的创始人叶澜教授有这样一句话,“任何事物真要长大,真要有力量,必须要有内生力。”如果只靠别人要求我们去做什么,如何做,这样的改革只是照猫画虎,这样的改革注定会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就难以实现学校的整体变革,更不会实现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目标。记得一次外出学习中,我就深刻感受到内生力的真作用,在一种内生力的引领下的自我准确定位,立足实际,立足学生,走出姿态,走出状态,走出实效。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作为学校要想不断优化,提升,就要从内部出发,研读学校、研读老师、研读学生,深入分析学校现有条件,融通学校原有的核心价值观,准确定位我们的目标,进而明确办学理念所具有的内涵,明确学校发展愿景,办学宗旨,教师成长和学生培养目标,形成改革与实践的坚定信念。
实现细致的策划。我们在很多时候听专家或者听别人分享工作时,总有一种感觉,就是许多案例似曾相识,回想起来好多事我们都做过,但细细想来我们是浅尝辄止,缺乏一以贯之的顶层设计,局限于点面,只盯着眼前的一件事情,并不成系统。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全面而系统地规划设计,做深入的思考,而我们习惯了按部就班,止步不前。所以任何工作要有顶层设计,在顶层规划之下,去细致策划我们的每一件事情。我们要把点的工作放在整个面上去思考,要懂得把局部的工作放入在整体中看成效,有从一点发散出去,去思考建立有细节、有措施、有实效的长期机制。让校园成为学生的乐园,校园里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好学的、好用的,真正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实现贴地的实践。从学校实际出发,从教师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读学生、读学校,读文化,牢记做事情就是做细节;做事情就是塑造学生;做事情,就是成就自己,从而让成事成人的目标扎根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之中。记得听过这样一些工作分享《新基础教育实践历程》,《校本纲要:立场决定思维,价值引领变革》,《学校教研组建设的价值追求》,每一个分享都是贴近自己本身的研究报告,思考的都是教育教学本就存在的问题,研究的是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
“把教研与科研,放在同一个分析单位进行整体思考和策划”,我们现在做课型研究中实现“课型研究”向“类研究”和“单元主题教学”研究过渡。在教研活动中运用“长程两段”式的研究,从“点状教学”走向“结构教学”,从“单一知识”走向“结构沟通”,逐步提升课堂教学研究层次,研究结构教学,形成类意识。我们要细致思考文本内在的知识结构,教学的方法结构,各个学科所承载的独特育人价值,要深深懂得任何事物都不应该是割裂,要因势而变,因创而新。
实现恒定的坚守。遵循顶层设计,不懈实践、反思,改进,十年如一日地持续新基础研究,是每一位新基础教育人坚守的品质。记得新基础教育信条六是这样说的:“教师是从事点化人之生命的教育活动的责任人。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不可能有新的教育世界。教师只有将创造融入自己的教育生命实践,才能体验这一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
任何一件事物的到位程度都取决于人的认识与水平,思想认识到位,才会让我们的设计到位,行动到位。就如同吴亚萍教授反复强调的数学学科教学中有了上位设计,做好结构关联的整体策划一般,激发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出来,实现持之以恒。就像王冬娟校长谈到的,让教学中的某个学科的第一责任人成为这个学科质量“监控”校长,让他们有责任能动,有坚守。学校要努力做好教学研究、学科教研、年级管理、学生成长的四中心扁平管理机制,通过职责更新,让负责人成为某个领域的第一责任人。重点关注教研组、学科组、年级组,学校领导与管理团队队伍的成长。通过核心层进行中心辐射,培育骨干教师。通过骨干引领,由点到面,层层推进工作,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一个学校的发展,一个人的成长,标志是什么?“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作为教育的践行者,要遵循“长善求失”、“以身立学”的精神,不断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系临淄区太公小学校长)
新闻推荐
强化措施 全面深化“一次办好”改革 访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高燕
“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打造‘三最城市’升级版,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是改善淄博市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