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房镇镇东孙村建美丽乡村留住“乡愁”,吸引城里人来消费环境好了,老人从城里搬回来养老

齐鲁晚报 2018-05-29 01:52 大字

沿着宽敞的柏油马路,村外长廊式绿化树林隔开了城市的车水马龙;一排白墙红瓦的平房沿着街道错落有致的排列;一幅幅墙体画构成一条传播正能量的文化长廊,村里老人正三三两两地坐在墙角闲谈。这是如今张店房镇镇东孙村的掠影。

东孙村连同附近院上、东平、北黄四个村落均以农田和耕地为主,至今仍保留着最原始、淳朴的乡村风貌和生活气息。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城乡环卫一体化、“五化”改造、旱厕改造……一年多的时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报记者马玉姝

垃圾池“变脸”

成文化广场

东孙村西北角祠堂门前水湾以前是一滩臭水,干涸后变成村民倾倒日常生活垃圾的地方,塑料袋、餐厨剩余物等各式垃圾一直堆到了村中的主路上,气味刺鼻,蚊蝇滋生。今年,村里重新将其填补,重新修建了以“孝德”为主题的文化长廊,成为村民们休闲的必经之地。

拆除危旧房屋和车棚,是东孙村改造中最为棘手的一场硬仗。“由于没有补偿,拆除危旧房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刚开始这项工作根本无法推动。”崔昊介绍,“后来,村‘两委\’按照党组成员、村民代表首先带头拆除的方式,首先将党组成员和村民代表将自家的乱搭乱建房屋、车库等建筑拆除,还发动‘两委\’班子成员上门入户做村民思想工作。”在村“两委”示范带动下,危旧房拆除顺利推进。

村民王富强对此深有体会。“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孙村人,过去村里没有路灯,村里都是土路,道路崎岖不平,远远望去家家户户都不在一个地平线上,晚上老人小孩都不敢出门。即便街角摆放了封闭式的垃圾桶,村民依旧习惯地将垃圾随手扔,池里池外都是垃圾。如今,绿化、基础设施、环境等都焕然一新,老百姓的生活卫生习惯也随之改善了不少。”

王富强的父母已经年过6旬,原本住在张店区铁路宿舍的两位老人如今也回到村里,开始了田园生活。“现在老人在家喜欢养养花,感觉比住在城里更舒心。”王富强说。

发展民宿、采摘等

推行城市化管理

在实施“美丽乡村”工程之前,东孙等4个村片区路面破旧,墙体未粉刷,真正应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句话。周围工业不发达,村里人均年收入不足6000元。

房镇镇西北部东孙、院上、东平、北黄4个村是传统农业村,具有平房、农家院落和菜园地等乡土特色,受到不少城市市民的青睐。房镇镇以此发展乡村旅游,留住一片“乡愁”。

房镇镇宣传部部长崔昊表示,把城里人吸引到农村来消费,在农村推行城市化管理模式。截至目前,镇上共争取对上资金520万元,其中美丽乡村扶持资金420万元,连片治理扶持资金100万元。白沙沟生态园、东孙庄园、森美农业、西地园林、宝晟核桃园、瑞泰园林等园区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崔昊介绍:“在前期‘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投资6000余万元,重点打造白沙沟生态园,结合水系景观,计划栽植果树3万余株,建设休闲木屋、采摘园、水上娱乐设施、婚纱摄影基地等,进一步完善房镇镇体育公园场地设施。联动发展民宿、采摘、游乐、健身等相关产业,对整个园区进行专业旅游规划景观设计,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景区。”

新闻推荐

40年“管闲事”成见义勇为“专业户” “好市民”刘正江用半辈子演绎城市“正义歌”

一纸荣誉背后一个正能量故事有人说他傻老帽,有人嫌他管得多,可他从不在意外界的声音,近40年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