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工程”提升市民安全感
□本报记者马景阳刘磊
本报通讯员革建军刘玲
4月11日下午一上班,在张店区打工的李湘琪就赶到科苑街道潘庄社区“智能门禁云平台”管理中心。在民警刘欣艺和网格员的帮助下,李湘琪如实登记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基础信息后,顺利拿到红色“智能门禁卡”。
说起“以房管人”,李湘琪的房东陈莲美赞不绝口。今年69岁陈阿姨,是原潘庄村村民。2001年12月村改居后,她便开始把家里分房后空下的房子对外出租。
起初,社区居民对外出租房屋,都得靠自己,有时既担心房子租不出去,又担心摸不清房客底细。“租客多,而且鱼龙混杂,没想到虽然住上了新房,但却越来越没有安全感。”陈莲美回忆,不仅偶有房客蓄意逃租,小区的治安环境也一度令人堪忧,小偷小摸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今,空房在社区服务大厅登记后,由社区租房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对外出租。“方便又可靠!租房子的事情完全不用操心,房客全都留底备案,咱只要按时去服务大厅领房租就可以了。”陈莲美笑着对记者说。
潘庄社区过去位于张店区城乡接合部,人口超过万人,流动人口占比近一半,治安不稳定因素多,“而且所里的社区民警多半分辖两个社区,又孤身作战,难免顾此失彼。”刘欣艺是淄博市公安局张店区分局潘庄派出所民警,2015年开始负责潘庄社区。她从警10年,但作为“片警”却只能算得上新人一个。虽然之前刘欣艺一直从事后勤工作,但对于潘庄社区和社区民警的工作并不陌生。潘庄派出所13名民警针对的却是辖区内近6万居民,警民占比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其实,像潘庄派出所这样存在警力不足情况的并不是个例。
为解决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淄博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社区化服务“三大工程”,有效夯实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
“大力加强区县、镇办、社区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力量,推动形成联防、联治、联动工作格局。”淄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韩国祥介绍,淄博市全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群众组织作用,不断调动全社会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近年来,淄博市先后出台文件15个,推动治安联防、禁毒、消防、环保、安监等工作落实到网格。截至目前,淄博市已设立四级网格15238个,聘用专兼职网格员2.3万人,网格员常态化走访、跟踪式服务、全方位代办等“七项机制”和涉及巡查、走访、安全隐患上报的“12345”工作法全面得到实施,初步实现了人、地、物、事、情、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
同时,淄博初步搭建社区化服务的共享平台,目前,全市共建成区县、镇办、村居综治中心2499个,并全部按照“1+9+X”模式进驻资源,“综治办+综治信息系统+N”方式管理运转,有效构建起联防、联治、联动的综治工作新格局。
“民警、协警、网格员大家各有分工和侧重,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专职网格员负责掌握社情民意、采集基础信息等工作,大家相互形成配合联动,大大提高了社区综治工作的效率,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刘欣艺说。
联防、联治、联动工作格局大大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监控和数据平台等科技手段的运用则让刘欣艺在社区的警务工作变得游刃有余。淄博市推进信息化建设和“雪亮工程”,共建成全天候视频监控中心289个,安装视频探头26.6万个,3468个村居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网格员配备的“社治通”智能手机全面实现“一键报警”。
潘庄社区依托“智能门禁云”系统,以出租屋和特殊人群的管理为重点,及时登记更新流动人口信息,逐渐实现流动人口常态化管理。居民信息数据充分采集形成“大数据”,可由公安机关进行深度研判,分析甄别可疑人员,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证据。
“运用科技力量真正实现了‘探头站岗、鼠标巡逻\’,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形成‘威慑力\’,让不法分子无法遁形,进一步挤压了违法犯罪空间。”刘欣艺说。
据统计,2016年10月以来,潘庄社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31.4%,未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2017年,去年淄博八类主要案件、可防性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6.9%和20.5%。
“安全感带来满满幸福感,住得舒心踏实,现在都不愿意挪地方。”陈莲美说。
新闻推荐
(上接第四版)28市旅游发展委市场开发科组织实施国内专题旅游促销:组织赴省内周边城市开展淄博旅游专题促销,重点突破济南、青岛客源市场;组织赴京津冀和长三角开展品牌营销,深入挖掘潜在客源市场...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