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最适宜的教育 ——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智障儿童教育康复模式探究纪实
智障儿童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存在而存在、发展而发展。作为全国医教结合教育康复特教师资培训基地项目实验校,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在教育康复的道路上坚持求索,所研究课题《智障儿童1+X+Y教育康复模式探究》获得淄博市2017年创新项目。
扎根现实立足眼前
智障儿童1+X+Y教育康复模式源于上海市闸北区小小虎幼稚园及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2005年建立并推广的1+X+Y聋儿康复教育模式。该模式将聋儿康复教育模式阐述为集体教学(1)、个别化康复(X)和家庭康复(Y)三者之间的整合关系,即:集体教学与个别化康复的整合、集体教学中诸要素的整合以及机构康复(1、X)与家庭康复的整合。在教育实践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借鉴并引用了这一模式,与智障儿童的教育康复特点相结合,探索出适合智障儿童教育康复的新模式。
为更好地实践智障儿童1+X+Y教育康复模式,该校专门抽选36名培智学生组成5个实验班(含送教上门班),构建了16人的专业师资队伍,联合全校同仁,上下一致,协同保障该项目落地实施。
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评估为先,践行“IEP”。学生入学初,教师团队会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全面评估。经过综合筛查→专项筛查→精准评估(听觉、言语、语言、认知、情绪、运动、社会)等一系列评估后,为学生建立完善的《评估报告册》。在此基础上,教师团队结合儿童基本情况,集体会诊,为每位学生制定系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IEP)。每份个别化教育计划细致到月计划、周方案和日方案。环环相扣的长、中、短期计划,保证了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完整性和灵活性。
课程为基构建新体系
课程是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载体。该校在实施智障儿童1+X+Y教育康复模式的过程中,对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及课表设计等方面做了系列探索与实践。
目前,该校实施“4+3+5”的培智教育课程体系。上午开设集体课,以4门核心基础课程(生活数学、生活语文、生活适应、信息技术)和3门艺体类课程(唱游与律动、运动与保健、绘画与手工)为主。下午开设康复课,涉及言语、语言、认知、情绪、运动等5大领域。集体课是智障儿童学习的基线,所有学生全部参与。康复课则依据儿童实际发展水平的不同,实行差别化教育安置,真正践行了“按需施教”的教育康复原则。
师生共赢再创新辉煌
项目开展以来,项目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获佳绩。2016年11月,该校项目教师荣获全国第四届教育康复技能大赛特等奖第一名。在全省信息技术大赛中,项目教师共获得8个奖项,其中一等奖4名、二等奖4名。2017年10月,项目教师再次荣获全国第五届教育康复技能大赛特等奖第一名,两名教师荣获二等奖。在市自制教具比赛中,参赛教师荣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部分老师还受邀在全国特教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另外,项目教师还编制完成了《认知》、《语言》、《精细》、《感统》4本校本教材,极大提高了学校教育康复效率。
教师康复技能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中。该校培智学生画作《都市夜光》和《大力士螃蟹》跨出国门,在英国雅山画廊展出。
提炼特色推广经验
项目开展以来,该校培智教育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获得各高校、专家认可。2017年,该校成为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系学生实践基地,孵化指导大学生20余名。2017年8月,全国送教(康)研讨会上,该校送教上门工作经验作为主题环节进行展示。中国文明网、淄博教育信息网等新闻媒体多次就该校培智教育康复模式取得的成效作宣传报道,培智教育工作持续得到社会各界、特教同行的一致好评。
(刘新)
新闻推荐
博山综合行政执法局推行“一站式办理、一窗式服务” 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晚报讯(记者沙红翠通讯员李艳宁陈颖)“自从有了综合服务窗口,审批效率大大提升,办事不用楼上楼下到处找,比以前方便多了。”前来政务服务中心办业务的王先生乐呵呵地说。为杜绝办事群众“...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