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秀英: 多行善事好人有好报

淄博晚报 2017-03-22 15:21 大字
“从我记事起,就经常看到父母把仅有的干粮送给乞讨者,那时候我们家已十分困难,但父亲说,饿了帮一口,比饱了帮一斗强,要多行善事才有好报。这话影响了我一生。”昨日,已73岁高龄仍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的王秀英与记者分享了她的家风故事。

乐于助人成就一段好姻缘

1962年,年仅39岁的王秀英母亲因病去世,撇下王秀英姐弟6人与父亲相依为命,当时最小的弟弟刚满3岁,作为大姐的王秀英也不到18岁。“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一位80高龄的董大娘,她无儿无女,生活非常困难。”王秀英说,董大娘的遭遇让她感同身受,自此她便主动帮大娘打扫起卫生、做饭,还经常一起聊聊天,几年下来两人便有了母女一样的情分。直到1964年,王秀英被调去青岛,才依依不舍地与老人告别。

1954年10月,王秀英帮助董大娘的事迹在《淄博日报》头版刊登,引起一名男青年的关注,竟成就了一段姻缘。“他就是我现在的老伴徐仲友。当时他当兵的部队就在我所在的居委会,1966年,我和刚刚退伍的他同时分配到了淄博有机化工厂工作,一切都机缘巧合,交往半年我们就结婚了。”王秀英说,婚后生活虽然拮据,但是很幸福。

如今结婚已近50年,王秀英夫妻互相关爱的故事在邻里间传为佳话。2003年4月,王秀英患了疱疹,徐仲友就找来各种偏方治疗。“晚上我疼得睡不着觉,他就用板凳把被子撑起来,坐在我身边看着我睡,就这样反反复复一个多月。”王秀英说,丈夫对自己的这种关爱总也说不尽。而她,也同样倾尽全力爱着家里的所有人。

行善积德代代传承

如今73岁的王秀英早已退休,她又成了一名光荣的社区志愿者。

2010年起,每周5天王秀英都活跃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她去张店九级村、石村,去张店金乔老年公寓、市社会福利院,教老年朋友唱歌、跳健身操,为他们讲故事、读报,陪他们聊天。从代买小小的发卡到买一双运动鞋、一本笔记本……她和老伴甚至还为福利院的一位老人找到失联30多年的老同学。“看到大家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王秀英说,多年的志愿服务也让她收获颇丰。

在孙子、外孙寒暑假期间,王秀英还会带他们一起到老年公寓、福利院做志愿服务,为老人们唱歌、朗诵。“老伴为了让我全心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承担了全部的家务。”王秀英告诉记者,在去年她过72岁生日的时候,还收到了一份最美的生日礼物。“女儿对我说,要接我的班,将行善积德、志愿服务的家风传承下去,为社会奉献一份爱。”说罢,这位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满脸笑意。多行善事,已成为烙印在这家人心中的家风。

(晚报记者赵瑞雪通讯员崔连星陈亮)

新闻推荐

我区荣获二月份全市“十个新突破”考核两项第一——“双冠”提振精气神

日前,记者注意到,在全市“十个新突破”二月份情况通报中,我区荣获生态淄博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两项考核第一名,以优异的开局“成绩单”,为全年工作奠定了基础,提振了信心。春光明媚,碧空如洗,市民...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