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救助管理站协调公安机关为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采集DNA信息,帮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 采集DNA数据 搭建回家路
2月13日上午9:30,记者和淄博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一同来到位于周村区南郊镇小方村的淄博市流浪乞讨人员托养中心,与周村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的工作人员一同为长期托养的流浪乞讨人员采集DNA信息,开辟为长期滞留人员找家的新途径。
在托养中心,记者见到了正在托养的流浪乞讨人员,他们在工作人员的照料下生活很有规律,环境也越来越好。周村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的工作人员携带着采集DNA的专业工具,十分耐心地对受助人员进行登记和采样,每采集一个样本都仔细得做好记录,并且对每一名采集血样的受助人员都编号拍照,一丝不苟地建立个人DNA档案。
据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托养中心共有44名无法核实身份的流浪乞讨人员长期滞留,其中男性23名,女性21名,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智力障碍,有几人属于聋哑、盲人等残疾人,他们中间滞留时间最长的已经超过6年。他们几乎无法与工作人员正常交流和沟通,尽管每年市救助管理站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帮助他们找家,但是成功的案例非常少,为他们寻家的难度很大。
根据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对于滞留在救助管理机构的受助人员,要尽快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数据,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昨日,市救助管理站与公安部门联合开展了滞留人员DNA信息采集工作,希望能够通过这个途径为这些可怜的人早日找到亲人。
周村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的法医告诉记者,公安部门将采集的流浪乞讨人员DNA信息一一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和失踪人员DNA信息库进行比对,并在两周后将比对结果反馈给市救助管理站。通过这样的高科技手段支持,对于查找在公安机关备案的失踪人口具有很大帮助,希望在托养中心的这44个人的DNA信息能够在公安系统的DNA信息库中找到相关线索。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张丽)元宵节过后,污染空气卷土重来,前几天还是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昨日开始,重污染又来袭了。昨日,淄博市大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低于200米的雾,上午8时,市环境监控中心、市气...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