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6万国家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全部用于修缮和防雷 千年文姜祠首次闭门集中修缮
>>>修旧如旧农历7月开门迎客
“文物保护遵循‘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重要原则,修缮结束后在普通游客看来其外观与过去基本没有明显变化。”博山区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李生军向记者表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本次颜文姜祠修缮工程早已于2016年展开,目前西配院仍在施工过程中。此次闭门,主要是集中对中轴线上的山门、香亭和正殿展开修缮。记者跟随李生军的指引走进颜文姜祠正殿,也就是以杠杆原理起建于台基之上纯木结构而被广为称颂的“无梁大殿”。记者抬头望去,彩绘的木结构飞檐纵横交错、华丽而大气,营造出一种伏压大地之感。“这些木结构就是这次修缮工程的重点之一。”李生军告诉记者。虽然古代能工巧匠已对这些木结构做了特殊的防腐防虫处理,但随着年代久远,还是担心会出现糟朽现象。因此每一根木制飞檐、每一条斗拱、每一面砖石墙体、每一块瓦片都需要工人们挨个检查。在他的指引下,记者看到正殿东外墙上一处斗拱已出现肉眼可见的“下沉”现象,而不少建筑的砖墙也都能看出酥碱和风化的痕迹。
“看似简单的修缮工作,其实强度和难度都非常大,我们专门从曲阜聘请了古建筑修缮的专业施工队伍。”李生军表示,为了不影响每年农历6月30日例行的文姜庙会,闭门修缮工程将赶在此前结束。在此期间,孝园正常开放,市民可经由颜文姜祠北门进入参观。
>>>预计年底修缮全面结束
投入2046万用于修缮颜文姜祠的古建筑和添加防雷设施,其中用于修缮的部分将近2000万,在普通市民听来这也许无法想象。通过实地采访,记者才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限于文物保护的特殊性,颜文姜祠全面修缮所投入的人力和资金与以往的一般建筑维修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首先是建筑内的文物不可移动,像文姜神像、石刻等。”在李生军的介绍下记者注意到,正殿内的墙壁上镶嵌有多块精美碑刻,其中尤以位于北侧墙壁上的一件“风雨竹”石刻最为人所熟知。为了保护这些不可移动文物,正殿在修缮时将在殿内加装一层特制的木防护板,以确保万一有屋顶坠物时不会对殿内文物造成破坏。
位于中轴线上的正殿、香亭和山门与颜文姜祠内的其他古建筑相比工艺更为复杂,这也是此次闭门集中修缮的原因之一。记者注意到,这三个建筑的屋顶都是在瓦片之上又覆盖了一层精美的筒状琉璃瓦。“工人们需要将瓦片一层层揭拾下来,替换掉个别破损的后再与检查完好的一起重新铺设回去。”李生军表示,被酥碱和风化的墙体亦是需要一块块地分层抠出来替换。
据悉,除不可抗力外,颜文姜祠计划于农历7月开门迎客后继续对寝殿、东西跨院等剩余古建筑进行修缮,初步预计今年年底全面完工。
>>>大规模闭门修缮尚属首次
始建于北周时期的颜文姜庙,由最初的草庙祭祀到唐天宝年间更建现存山门和正殿供奉颜文姜,再到北宋增建香亭、寝殿等建筑,被宋神宗赵顼敕封颜文姜为“顺德夫人”,并赐“灵泉庙”额。此后,又几经元、明、清、民国时期多次局部修缮和增建,足见孝乡大地祖祖辈辈的人们对孝女文姜和孝文化的尊崇。采访中记者了解到,1981年后,国家、地方亦两次拨款40余万元进行修葺,但像今年如此大规模的全面修缮尚属首次。
“2015年国家批复同意我们申报的2046万专项资金后,当年底资金就已到账,修缮的前期工作已然展开。”李生军向记者介绍,通过对颜文姜祠各建筑单体进行实地勘察,对其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及保存现状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颜文姜祠存在墙体受潮酥碱、苫背糟朽等个别显著问题,确定修缮工程以1982年修缮竣工后的建筑样貌为基准进行修复。
“今年博山区委区政府提出聚力‘工业强区、文旅之都、生态城市\’,其中‘文旅之都\’强调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离不开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博山是孝文化发源地,孝女颜文姜的故事代代流传,启动‘国保\’颜文姜祠集中修缮,是百姓众望所归,也是要通过保护文物增强文化资源的再生能力,擦亮博山对外宣传的这一扇窗,打造博山文化与世界对话的桥梁。”博山区文化出版局局长王伟表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颜文姜祠也是淄博市首个使用国家专项资金进入实质性修缮阶段的现存最大古建筑群,彰显着淄博市文物保护工作开启了又一崭新篇章,为全市文化名城建设再增一抹亮色。
新闻推荐
1.“一山两河”生态工程。加快建设总投资15亿元、总治理面积280万平方米的孝妇河、般河和城区南部森林公园生态工程,着力打造山秀景美、河畅水清、人居和谐的城市新景观,为群众提供舒适优美的...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