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课本的足迹 小记者孙麟凯(临淄区实验小学四年级五班)

淄博晚报 2016-11-01 00:00 大字

9月24日,我跟随淄博晚报小记者团来到了位于淄博市高新区的中国课本博物馆。

刚一进去,大厅上方大量的汉字部首和笔画,就给我一种惊奇的感觉,我惊叹于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来到二楼展厅,那里面陈列了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书的挂卷,把我带进了历史的长廊。慢慢的我走到了“办新学”,通过讲解员的描述,我了解了“武训办学”和“南洋公学”的故事,明白了中国的教育已经在清朝时期从私塾到书院的转变,我还看到了中国第一本英文课本--《华英初阶》。接下来我穿越到“民国时期”,那里的学堂的摆设已经和我们现在的学校相差无几了,我仿佛看到学生正在诵读《复兴教科书》、《国语》、《国文》。虽然民国政府资金匮乏,但是拿出财政资金的百分之十来极力办学,可见对教育的重视。

渐渐的我来到了抗日时期的大后方,解放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办起了识字班,把黑板变成了一个大课本,使更多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能够学习到知识,不再让教育成为一小部分人的权利。匆匆忙忙穿过解放初期和人民公社时期的课堂,当时的课本增加了许多科目,例如历史、地理、算术、自然、俄语……让学生学到更全面的知识。但我回到了二十一世纪,这里有明亮的教室、多样化的新课本、先进的多媒体,更多的电子课本和新颖的教育方法,我感觉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幸福啊!

一路走来,从古代的启蒙式教育到现在的信息化教育,从私塾到书院再到学堂、学校,从少数人的受教育到教育的普及,我感叹时代的变迁让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课本”还需要走很长的路,我坚信课本的足迹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好回忆,我期待中国课本博物馆的藏品会越来越多。

(指导老师高江波)

新闻推荐

太平人寿淄博中支成功举办第三届儿童话剧巡演

晚报讯(记者谭芳通讯员燕坤)10月22日,由太平人寿淄博中支主办的第三届儿童话剧巡演活动在齐盛宾馆隆重开演,话剧团的演员们为淄博的小朋友带来了经典童话故事——《青蛙王子》,到场的千余名太平...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