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太奇:“农光互补”拓宽发展路 □本报记者 赵希翔 通讯员 田耀 王会明

淄博日报 2016-09-01 00:00 大字

今年8月9日,位于桓台新城镇的淄博太奇农业有限公司10MW光伏发电线路成功接入国家电网,当天发电5万多度,太阳能电力开始向千家万户输送。作为淄博市重点工程,这个“农光互补”产业项目,将光伏电站与现代设施农业结合在一起,无污染,零排放,显著提升土地附加值,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棚上发电,棚下种植,这种‘光伏+农业’的产业模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新能源项目,助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也拓宽了企业发展路径,收益更是把里攥!”8月30日上午,太奇农业总经理耿波站在一排排熠熠闪光的钢构大棚前,自信地对记者说,农光互补的基本模式是搭建农业大棚,棚内种植作物,棚顶架设太阳能发电组件,只要天气好,光照足,便源源不断生产出太阳能电力,国家按每度电0.98元价格无条件收购。正常天气下,太奇农业的光伏发电设施能达到日产5万度电以上,预计年发电超过1500万度,销售收入1600万元。

太奇农业的10MW光伏发电项目是淄博市首个农光互补项目,占地428亩,总投资1.4亿元。今年2月份开工,建起了185个钢结构农业大棚,同时建设安装了组件板、升压站、逆变器、汇流箱等光伏发电设备,自连接国家电网并网发电后,运转顺利。光伏电力属清洁能源,生产过程零排放,每生产1度光伏电力将减少1度火力发电,我国北方地区的火力发电每度耗煤约0.5公斤,太奇农业年发电1500万度以上,将减少耗煤7500吨!节能减排贡献巨大。

光伏发电是太奇农业“农光互补”项目的一极,棚内的现代高效农业项目,同样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近期,经过多方考察,该公司与省内外多家生物种养科技企业达成合作意向,185个钢构大棚将规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绿色果蔬种植区、花卉菌菇育苗区、养生药材栽培区与特色养殖区。这个布局不仅考虑到经济效益,还构建了完整的农业生态循环体系:农作物的下脚料以及养殖区产生的粪便,集中起来就是食用菌栽培的天然基质,而食用菌生产中产生的下脚料,经过处理,又可以用来改善土壤肥力。目前绿色果蔬展示区已初具规模;与淄博市生物种植龙头企业——淄川七河生物合作的菌菇养殖区正在建设过程中,太奇将借助七河生物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菌类种植,预计初期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为当地增加就业岗位100个。

“我们将因地制宜引进高优品种,坚决杜绝农药,倡导生物灭虫杀菌,全力打造成绿色生态农业基地。”耿波介绍,农业生产与光伏发电还会实现互馈互补。太阳能组件能吸收对农作物有害的光波,降低紫外线的伤害,减少病虫害。农作物的生长能够达到局部降温的天然效果,有利于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农光互补”产业模式在互馈互补中各取所需,获得共赢。

“农光互补”拓宽了企业的发展道路,而太奇农业的目标还不仅限于这些。未来规划中,还将配套建设太阳能科普教育基地、现代农业科研基地、开心农场,并利用太阳能大棚打造LED声光色夜景、菌菇药膳主题餐厅、养生养老会所等旅游观光项目。对于公司的发展前景,耿波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市高速公路交警支队结合“两学一做”抓好队伍建设,努力锤炼—— 平安通衢的铁军卫士

7月29日中午12时,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警支队民警、共产党员李凯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在滨莱高速21公里处由北往南方向发生两辆大车追尾事故,其中一车拉的汽油已有泄漏,需要立即处置。正在吃饭的李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